阴符经三皇玉诀--轩辕黄帝制 序 朕诏文武百官同理国事,有护国歧师出班奏表:有奇怪鸟兽,铜头铁额,坐高三丈,两翅如刀飞腾,遮蔽日月皆昏,在地吞石飙沙,江河枯干,又伤害人民性命甚多,天下无治。遂诏文武百官车驾亲出,观天下人民痛伤,视见蚩尤果有怪鸟难治。朕前去至一大山,夜见红光紫雾、白气青霞围绕不散...
此书卷首有《序》,称轩辕黄帝于大山石匣中得“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诀阴符经》”,取出开看,尽为天文篆书,三百余字,分为三卷:上卷天皇、中卷地皇、下卷人皇。黄帝与百官议此经,皆不明经义,乃问于崆峒山广成子与峨嵋山天真皇人,故是书以问答形式,即先由黄帝就经文发问,再由广成子与天真皇人解答。《阴符经...
圣君遂驾云鹤升空而去,黄帝回辇而还都矣 阴符经三皇玉诀卷下竟
亦有红光遶定,不见金甲神人,朕于石匣见一卷经,号曰《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诀阴符经》即将经出洞,焚香拜礼,上谢三清。 开看见字不常,尽是天文篆书,三百馀字分,为三卷,上卷天皇,中卷地皇,下卷人皇。上卷按神仙抱一之道,中卷按富国安民之法,下卷按强兵战胜之术。与天地阴阳万物为祖宗,治国齐家持身不死之道...
经名:阴符经三皇玉诀。 原题轩辕黄帝制,三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阴符经三皇玉诀序 ——轩辕黄帝制 朕诏文武百官同理国事,有护国岐师出班奏,表:有奇怪鸟兽,铜头铁额,坐高三丈,两翅如刀,飞腾遮蔽日月皆昏,在地吞石扬沙,江河枯乾,又伤害人民性命甚多,天下无治。
轩辕黄帝在石匣中找到了一卷经书,名为《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诀阴符经》。轩辕黄帝随即把经书带出洞外,焚香礼拜,感谢三清。打开经书后,发现上面的文字不寻常,全都是用天文篆书所写,共有三百多字,被分为三卷:上卷是天皇,中卷是地皇,下卷是人皇。上卷讲述的是神仙抱一之道,中卷阐述的是富国安民之法,下卷则介绍...
重山奏畢, 朕發心燒香, 上奏三清: 願臣有分, 開取石匣, 不避凶吉, 要知天地秘密天機之事。 焚香告禮三清, 朕遂同入洞。 亦有紅光繞定, 不見金甲神人。 朕於石匣見一卷經, 號曰: 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訣陰符經 即將經出洞, 焚香禮拜, 上謝三清。 開看見字不常,...
阴符经三皇玉诀卷上 黄帝问曰:阴符者,何也?广成子曰:此阴符二字,上可通天,下可察地,中可化生万物,为人最尊。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古之圣人,内动之机,可以明天地造化之根,至道推移之源、性命之本。生死之机,知者可究合天地之机,操运长生之体。故曰阴符也。
此书卷首有《序》,称轩辕黄帝于大山石匣中得“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诀阴符经》”,取出开看,尽为天文篆书,三百余字,分为三卷:上卷天皇、中卷地皇、下卷人皇。黄帝与百官议此经,皆不明经义,乃问于崆峒山广成子与峨嵋山天真皇人,故是书以问答形式,即先由黄帝就经文发问,再由广成子与天真皇人解答。《阴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