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畏”指的是君子应敬畏的三个对象。具体为: 畏天命:敬畏天命。即尊重自然规律和宇宙秩序,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和局限。 畏大人:敬畏王公大人。这里的“大人”不仅指地位高贵的人,更泛指有德行、有智慧的人。君子应尊重并学习这些人的优点和长处。 畏圣人之言:敬畏圣人的言论。圣人指的是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智...
君子的三戒三畏九思的意思 君子的三戒是指戒欺诈、戒贪婪、戒懒惰;三畏是指畏失信、畏后果、畏上天;九思是指思崇高、思人生、思道德、思厚德、思亲友、思语言、思行动、思生命、思未来。这些戒、畏、思体现了君子的品德和修养,有助于其成为社会的精英和人类进步的先锋。
🌸 君子有三戒:年少时,血气未定,要戒色;壮年时,血气方刚,要戒斗;老年时,血气既衰,要戒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则不然,他们不畏天命,不敬大人,轻侮圣人之言。🎓 生而知之者为上,学而知之者次之,困而学之又次之。困而不学者,则为下矣。👀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
所谓的“五耻”,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其位,却不谋其政,不建其言,尸位素餐,君子之耻一;只讲空话,不干实事,君子之耻二;已得到的东西,却不能保住,自败家业,君子之耻三;为官一方,土地有余,百姓却背井离乡,君子之耻四;利用手...
三畏九思学问 三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畏”通常指的是对天、地、人的敬畏之心。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应保持对自然规律(天)、社会环境(地)以及人性道德(人)的深刻认识和尊重。具体来说: 畏天:即敬畏自然法则和宇宙秩序,认识到人类的知识和智慧都源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而行。 畏地:指对社会环...
以下是“君子三戒、三畏、九思”的原文及其出处: 君子三戒 出自《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警惕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居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道天所赋予的正理而不敬畏,怠慢轻视高位的人,戏侮圣人的话。」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孔子【君子有九思 ·三戒·三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四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也是做人应该遵循的原则。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三愆”、“三畏”、“九思”,从防范过失、敬畏生命、思考人生几个方面谆谆告诫后人,在今天也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人应该“慎言”、“慎行”,尤其是在各种利益面前更应该“慎取”。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欢迎一起讨论,关注“百家号-都市散步”。
问题接着就来了,纵观《论语》的《季氏篇》,又分14个小结,后面又有我们今天想要聊上一句的三友、三乐、三愆、三戒、三畏、九思等,这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把各节放在一起读,就非常能够理解孔子的良苦用心了,从战争进而讨论到了人性的修养问题。第一节是《季氏将伐颛臾》原文不必赘述,大家都非常熟悉。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