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近二十年时间中,益赛普撑起了三生国健的全部预期。凭借先发优势和显著的临床效果,益赛普2005年上市之后,迅速走出了一条漂亮的上行曲线。这种增长趋势一直延续到2019年,当年益赛普创下了11.44亿元的销售巅峰。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随着TNF-α靶点竞争对手的增多,益赛普逐渐开始遭遇销售阻力。尤其是修...
三生国健日前披露2023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22.84%,实现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500.35%。核心产品益赛普加快市场渗透,新产品赛普汀持续放量以及肿瘤、眼科在研药物向三生制药授权获得收入,是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其中,益赛普是国内风湿病领域首款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凭借...
益赛普与激烈竞争环境三生国健已上市产品有三个:自身免疫的益赛普,肿瘤方向的赛普汀,抗排异的健尼哌。过去20年支撑三生国健收入的是风湿免疫产品“益赛普”,2023年国内销售收入5.7亿元,较2022年增长了10.50%。如果用一条抛物线来看益赛普的产品销售历史与记录,它的轨迹正在极速下坠。从2007年9249万元起始,顶点...
但根据2021年半年报,三生国健也坦言,未来益赛普产品的价格存在进一步降低的可能。同时,益赛普国际市场未打开,国内市场份额也被蚕食。未来,随着阿达木、英夫利昔单抗等同类竞品上市,三生国健和益赛普面临的压力会更大。据悉,三生国健于2020年10月宣布益赛普主动降价50%。具体数据显示,规格为25mg降价前为643元/支...
2005年的时候,中国制药行业还没有创新药的概念,但就是在那样一个懵懂环境中,却诞生出了中国首个全人源抗体类药物——益赛普。当时化药技术仍不成熟,生物药研发更是一穷二白,但中信国健( 三生国健 前身)愣是成功将益赛普研发出来,先进程度堪称降维打击。在此后二十年
集采是影响三生国健益赛普收入及盈利能力非常关键的因素,“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017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特别是2019年强生的欣普尼与类克、艾伯维的修美乐通过常规准入、谈判准入纳入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后,价格急剧下降。 修美乐从纳入前每支7600元降为1290元,降幅83%;修美乐的生物类似药百奥泰的...
公司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为9.5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增加15.08%到27.2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亿元到3.2亿元,同比增加427.41%到549.12%。公司主要产品益赛普稳定增长,销量增长以及预充针剂型获批上市是益赛普的主要收入增长动力;在医院覆盖持续增加、通过不断累积的循证医学证据所带来的医生和...
年报显示,2023年三生国健旗下核心产品益赛普恢复增长,其中国内收入同比增长10.50%。三生国健称,其快速增长存在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客观因素,同时益赛普不断拓展市场,提升患者覆盖率,带动了销量持续。但是,益赛普已在国内上市近20年,在医保政策层面药品集采覆盖面将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报告期内,益赛普以127元/支...
三生国健日前披露2023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22.84%,实现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500.35%。核心产品益赛普加快市场渗透,新产品赛普汀持续放量以及肿瘤、眼科在研药物向三生制药授权获得收入,是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 其中,益赛普是国内风湿病领域首款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凭借疗效及先发...
5月5日,益赛普®(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液)预充针剂型出厂仪式在三生国健隆重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杨程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教授何东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姜林娣、浦东新区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