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指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2017年,吉林省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在梅河口市和公主岭市开展“两证”颁发试点,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所谓“三权分置”,即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 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这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承包权则是基于集体成员身份而享有的权利,具有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的功能。经营权是土地实际经营者所拥有的权利,其目的在于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规模经营。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三权分置”,我...
考虑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定位是长久不变,宅基地使用权无期限限制,可行的方案就是在农户承包经营权这一物权的基础上,设定期限短于农户承包经营权的另一种用益物权;在无限期农户宅基地使用权这一物权的基础上,产生有期限用益物权。 基...
为什么农村宅基地要实行“三权分置”,这是什么意思? 农村土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耕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针对耕地,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概念,将对农村土地实行的集体所有权和农户土地承包经...
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破解集体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我国将探索建立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在依法保护集体林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林地经营权,建立林地经营权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林业产业化经营相关制度。改革历程 2018年4月,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我国将探索建立集体林地...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是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权益。2018—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均作出专门部署。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在2015年原有33个试点县(市、区)的基础上,又选择了一批...
“三权分置”制度是指在数据产权框架下,将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进行结构性分置。这一制度的提出,旨在解决数据确权难题,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核心在于淡化传统意义上的数据所有权概念,更加注重数据的流通、使用和价值实现。
一、什么是宅基地的“三权分置”? 宅基地的“三权”指的是宅基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资格权三项权益。前两者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老概念,而“资格权”则是本轮改革诞生的新提法。 宅基地所有权:根据《宪法》第十条、《土地管理法》第九条,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对此有人可能不理解,自家的...
“三权分置”这一概念自出现在政策文件中以来就饱受争议,根本原因在于该项土地权利制度改革的逻辑在法律上还未明确表达,各项权利行使的方式也未妥善地予以确认。目前,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思路主要是在经济学界专家以及政府官员主导下完成的,在政策设计的过程中更多使用的是经济学界的概念体系,没有很好地与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