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词:“三是偈”、缘起、性空、假名、中道 前言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在龙树菩萨的《中观。观因缘品》中有这样一个偈子。因为此偈一连有三个表判断的是字:是空、是假名、是中道义,故研究佛法的教内外人士常称它为“三是偈”因为它阐述了空假中三重真理,所以又称为“...
“三是偈”所代表的中观思想是种十分强力的怀疑主义。哲学史上,怀疑主义由来有自,如Sextus Empiricus,就提出了对怀疑主义的辩护,他的想法与中观相似,也是“不落边见”。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提出“普遍怀疑”,他假设,有一恶魔正用尽全力欺骗他,因此他借由感知与判断得到的知识都是不真实的。怀疑主义在康德...
三是偈就是龙树菩萨写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句话被认为是佛法的精华,人们常常以这句话来概括佛教教义。三是偈说明了一切生灭法的属性,有三种属性,也就是:空、假名、中道义。我试着简单说明一下。空与假名的属性可以用缘起性空来说明。一切生灭法都是因缘所...
緣起「三是偈」的解說安立之後這孩子將來是否勇敢其實是無關的但是親友們一說到王勇敢當然不是指一個抽象的名字而是指這一位活生生的小男孩也就是說王勇敢是依于王勇敢的身和心所安立出來的這就是唯以分別安立的意義也就是中論所說的 緣起「三是偈」的解說 一、三是偈和三彼偈 《中論》所說的「三是偈」...
“三是偈”中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个偈子的大意是这样的: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是依待因缘而生的,没有事物可以自己规定自己,因为每个事物都依待别的事物。比如,你的出生依待你父母的相遇,而你父母的相遇可能依待于别人的介绍……种种因缘相生才有了你的存在。因此你只是...
三是偈,亦称“三谛偈”。指龙树所著《中论·观四谛品》中的一个偈颂:“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偈被认为是中观学派关于“中观”的经典性概括。指世间一切现象,均由各种因缘条件生成, 并无固有自性;人们所认识的实在事物,皆为施设之名言概念, 自性则空无所有;对因缘所生法既...
“偈”是佛教中的一种韵文形式,常用于表达教义、禅理或修行心得。偈语通常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针对您提到的“三是偈主要意义”,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类型的偈语或者是对偈语意义的概括性描述,但直接以“三是”来限定偈的主要意义并不常见。不过,我可以尝试从一般意义上解析偈语的三个重要方面或作用,...
三是偈 摘自:佛学大词典 又作三谛偈。为龙树所着中论观四谛品中之一偈。即(大三○·三三中):‘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偈被视为中观学派有关‘中观’经典之总义。指世间诸法皆由各种因缘所生成,并无固有之自性,人所认识之实在事物,皆为施设之名言概念,自性则空无所有;对...
谓之三誓偈,又云重誓偈:‘我建超世愿。(中略)当雨玲妙华。’是也。六要钞二本曰:‘六八愿上重有此誓,是故此偈云重誓偈。(中略)义寂云:望三种果:一望满愿果,二望大施果,三望名闻果。依此三誓,此偈又名云三誓偈。’又,净家一流称为四誓偈,盖总三誓偈以下偈语为一誓也。更多:https://www....
怎么理解龙树的“三是偈”和“八不中道”?三是偈: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