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见,惭愧病发而死。子于圭封益寿亭侯。谥禁曰厉侯。 于禁人物简介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于禁随曹操至宛,张绣投降。旋即张绣复叛,曹操的阵营被张绣军队忽然袭击,应付来不及,便各自退兵,非常混乱。唯独于禁约束部下,且战且退。一些战友虽然战死了,于禁也不允许散乱。还没有退回曹军大本营,于禁路上发现十多个...
有一次曹操的青州兵四处抢劫,被于禁追杀后就去告发于禁叛变,恰好此时张绣叛变来攻,于禁就先扎下营寨才去见曹操,曹操问他怎么不先来解释,于禁认为分辩事小,退敌事大,曹操因此十分高兴,于是封他为益寿亭侯。后来败吕布,破袁绍,于禁与其它五良将都轮流任先锋官而表现活跃。还有一次曹操厌恶朱灵并想撤掉他的兵权,就派...
后来命于禁去高陵祭拜曹操,并预先在陵中画有他战败降敌,而庞德不屈的图画,于禁见到后, 惭愧发病而死。谥为厉侯。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也。黄巾起,鲍信招合徒众,禁附从焉。及太祖领兖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属将军王朗。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太祖召见与语,拜军司马,使将兵诣徐州,攻广威,拔之,拜陷陈都尉。从讨吕布于濮阳,别破布二营于城南,又别将破高雅于须昌。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
三国战狼 校尉 5 曹丕其实没必要辱死于禁,闯天下,命为根本,惜命乃正常之事。 11楼2009-06-14 09:29 回复 116.52.123.* 曹丕连兄弟都杀,其他人就更不好说了 12楼2009-06-14 16:22 回复 202.38.90.* 其实我很同情于禁。。 13楼2009-06-14 17:13 收起回复 舊愛...
你好!曹丕即位,孙权称臣。黄初二年(221年),孙权遣于禁回魏国。孙权属下虞翻,主张杀死没能贯彻忠义的人,不过孙权没有采纳。于禁回魏后,却遭受其他人的嘲笑。当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脸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
《三国演义》中于禁之所以投降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怜惜手下将士,愿以自己一人的名节去换取众将士性命。于禁带兵打仗多年,这次出兵是在他修整长达数年后的再次出战,不幸水淹七军后,于禁看着将士们死的死残的残,还有众多淹死的尸体漂浮在水面上,于禁的心中掀起波澜。最近几年他以修整为主,上战场...
于禁是死于自己的羞愧之心,也是死于魏国大臣们的指指点点,更是死于曹丕的刻意羞辱。于禁之死,也算是史上绝无仅有的死法,非战非病,真应了那句种何因得何国话了。 第一,于禁晚来失节,为了救助曹仁,与蜀将关羽决战于樊城,因暴雨连连,樊城遭遇水灾,魏军不擅长水战,被关羽打败,庞德宁死不屈,关羽怒将庞德斩于阵...
于禁(?-221)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一代名将晚节不保。庞德,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