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鼓浪屿岛有一处有几百年历史的摩崖石刻,在一处二十多米高的整块巨石上,雕刻着佛教金钢经,巨石顶部还建有一个小的庙宇供人们朝拜。 5+ 将胡五魁 4分 满意 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是由清朝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撰文,记载了王得禄在三和宫前整修战船、募款兴修三和宫并率师进剿蔡牵起义军的事迹,是厦门至今...
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位于厦门鼓浪屿笔架山,篆刻于清朝嘉庆十八年,由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撰文记载了他的功绩。王得禄祖籍江西,生于台湾嘉义一带。早年跟随浙江水师提督、统帅闽浙两省水师名将李长庚,在海上征战南北。曾参与平定林爽文起义,追剿海上武装集团首领蔡牵等战事,是清朝中后期著名的水师将领。据记载...
评论(怎么样,怎样,好不好,口碑): 携程用户:在鼓浪屿的三丘田码头附近有一处著名的摩崖石刻,在一处二十米高的整块大石上,刻有佛经,在大石顶部有一个寺庙-三和宫,所以这处摩崖石刻被命名为三和宫记摩崖石刻,该处免费参观,并给人以振憾的感觉,非常值得参观游览。 携程用户:在厦门鼓浪屿岛有一处有几百年历史的...
提醒一下初到鼓浪屿的朋友们,三和宫记摩崖石刻所在位置,即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汇丰公馆所处的悬崖之下,现在已被浓密的树丛草木所掩映,需走到近旁方可发现。如想亲眼看看这处石刻,可以之前介绍过的鼓新路48号——船屋为记,紧挨着船屋侧旁“岐黄山房”的一条上山小道,即可通往摩崖石刻和汇丰公馆。如能亲眼...
在厦门的鼓新路57号附近,有一处引人注目的摩崖石刻——“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郭坤聪这位民俗专家对此有所了解。这个石刻高约11.50米,宽约6.40米,具有显著的历史价值。它是清朝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其原籍在今台湾嘉义)的手笔,记载了他如何在三和宫前整修战船,积极募款重建这座宫殿,并率领...
三和宫记摩崖石刻位于鼓新路57号建筑物附近的“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刻于清嘉庆癸酉年(1813年),字幅高约11.5米、宽约6.4米,约六七十平方米。是由清朝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今台湾嘉义人)撰文,记载了王得禄在三和宫前整修战船、募款兴修三和宫并率师进剿蔡牵起义军的事迹,是厦门至今发现的...
“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字幅高约11.5米、宽约6.4米,由清朝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撰文,记载了王得禄在三和宫前整修战船、募款兴修三和宫并率师进剿蔡牵起义军的事迹,是厦门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摩崖石刻。石刻前原本有一座三和宫供奉妈祖娘娘
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位于厦门鼓浪屿笔架山,篆刻于清朝嘉庆十八年,由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撰文记载了他的功绩。 王得禄祖籍江西,生于台湾嘉义一带。早年跟随浙江水师提督、统帅闽浙两省水师名将李长庚,在海上征战南北。曾参与平定林爽文起义,追剿海上武装集团首领蔡牵等战事,是清朝中后期著名的水师将领。
时间是花了许多,不知道有没有错过什么神秘,但实实在在地遇到一处不曾孰知的遗迹——‘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倒不是那石刻的功夫,而是它一旁的大树,遮天蔽日,郁郁葱葱。站在它的脚下,自觉的渺小许多,拾阶而上,看了看那中英文对照的景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