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进士冠华夏,满朝文武半吉安”这句话,是对江西吉安在科举考试中卓越成就的高度概括。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三千进士冠华夏”指的是吉安地区产出的进士数量之多,足以在华夏大地之上独占鳌头;“满朝文武半吉安”则形象地描绘了吉安籍官员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几乎占据了文...
零丁惶恐随飘絮,剑指神舟月背骄。 游庐陵白鹭洲书院见书“三千进士冠华夏”句慨而有作 吉域两万里,金庐同鹭洲。 抽芽催竹笋,并翼竞沙鸥。 进士三千列,朝堂半数酬。 师尊延道义,律法鉴贤谋。 唐宋明清续,文昌血脉流。 注:两万里即...
在当初与白鹭书院隔水相望的县前街,就有许多的酒店和酒作坊。那时,传说文天祥在家乡白鹭洲书院读书,一日,和同学在对岸酒店小饮,在启盖斟酒时,见清澈的米烧酒入杯不但不粘附其边,而且酒花泛起,迅速满杯,经酒不失。见此情景,文天祥连声赞道:“真乃好酒,层层堆花,香气扑鼻。”店主闻,仍保其特色,...
一、三千进士冠华夏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自古以来人才辈出,进士数量居全国府州县之首,名冠天下,载誉华夏。元至正十年(1350)乡举、永新东里人陈宗舜在其编撰的(吉州科举录》中说:“道我吉州,科名甲天下。”宋代吉州考中进士925人,元代考取进士43人,分别占江西总数的1/3或2/3。鉴于宋代吉州人才之盛,欧阳守道...
纵是遭受如此打击,吉安的科举仍然位居全国前列,还出了一个状元。三千进士冠华夏,满朝文武半吉安,名至实归。吉安不仅有文人的书墨,也有将军的刀剑;有诗书礼仪,更有铁血豪情。近代以来,吉安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达5万余名,开国将军147位,地地道道的将军市。壮哉吉安,壮哉华夏。
在江西也有很多代表性的地域名酒,很多酒也有着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就比如这款堆花酒,它产自于状元之乡江西吉安,有赞曰:三千进士冠华夏,一壶堆花醉江南。 据传,堆花酒的由来还与爱国英雄江西庐陵人氏文天祥丞相有关,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一一为您道来!
三千进士冠华夏,满朝文武半吉安。1265年(咸淳元年)吉安出了93个进士。 1275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乡党,状元郎率兵勤王。以身殉道不苟生,道也光明照千古。
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的庐陵文化源于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谈及科举,庐陵府历史上考取进士三千(天下第一)和状元二十一(天下第二)。明《永乐大典》中即有"天下多举子,朝中半江西,翰林多吉安"的记载。人才辈出的现象在吉安历史上比比皆是,促进了国家的历史发展,在多个领域内留下了值得后人...
这里文化发达,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庐陵府不但考取天下第一多的进士和数量众多的状元,而且在明代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和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中鼎甲3人均为吉安人,这种“团体双连冠”现象在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因而吉安有“一门九进士,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两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