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佛齐王国(Samboja kingdom),又作室利佛逝(音译自梵文Sri Vijaya)、佛逝、旧港,简称三佛齐,存在于大巽他群岛上的一个古代王国,在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马来半岛和巽他群岛的大部分地区。 南北朝至唐前期,苏门答腊岛上曾存在过一个名叫干陀利国的古国,后来三佛齐王国替代了它(一说为改称)。唐宋两代三佛...
三佛齐,古国名。唐时,称室利佛逝、尸利佛逝、室利佛誓,又省作佛逝。宋以后,始称三佛齐。公元七至十三世纪立国,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三佛齐与中国有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佛齐曾遣使至宋,其后,使节往来不绝。宋真宗(赵恒)咸平(公元998年~公元1003年)时,三...
在其巅峰时期,三佛齐的国王统治着一个由苏门达腊的滨海地区、马来半岛和婆罗洲所组成的、松散的海上王国达700年。三佛齐王国拥有的财富和其薄弱的军事力量引起了另一个海上王国的觊觎,这个国家就是-印度朱罗王国。11世纪初,来自印度的泰米尔朱罗王国的舰队经常骚扰和袭击三佛齐。甚至还摧毁了三佛齐的首都巨港,...
10世纪初叶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中国文献改称为三佛齐,时以勃林邦(今巨港)为首都。三佛齐是阿拉伯语Zabadj和爪哇语Samboja对音。 在宋代,南洋诸国中,三佛齐是出使中国人数最多的国家,可考的有28次,多在广州上岸,两国关系非常密切。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二年(961年)三佛齐国王悉利大霞里坛遣使贡...
在洪武初年,朱元璋虽然收紧了对外交往的政策,但考虑到旧港(当时叫三佛齐)地理位置重要,是"诸蕃要会",明朝仍然保持着与三佛齐互派使者的记录。洪武三年(1370年)八月,朱元璋派使者前往三佛齐等国,洪武十年(1377年)冬季,明朝接待了三佛齐国王献子麻那者来朝,赐予诏书,册封为三佛齐国王。洪武末年,...
三佛齐,这个古代王国,也被称为室利佛逝,其核心区域坐落于苏曼答腊岛。历史记载,三佛齐是在甘陀利国衰落之后兴盛起来的,这个王国同时信仰佛教和印度教。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三佛齐就已开始向中原进贡,这成为史籍中关于三佛齐国的最早记录。自此之后,三佛齐与中原之间的往来进贡络绎不绝,尤其在宋明两代,这种...
拉金德拉一世的贡品虽然丰厚,但三佛齐使者向大宋提供的错误信息导致大宋将朱罗视为一个由三佛齐附庸的小国,与新疆的一个边远小政权龟兹相似。后来,大宋甚至在接待缅甸蒲甘国朝贡使者时,在礼节上区分了朱罗为小国、缅甸为大国。“注辇役属三佛齐...敕书以大背纸,缄以匣袱,今蒲甘乃大国王,不可下视附庸...
在翻阅《诸蕃志》的时候,“三佛齐”这个名字不断出现,我很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一个物产丰富得就像能随处捡到的帝国, 一个视国王如神佛,保留着为国王殉葬习俗的帝国, 一个掌握着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的帝国, 一个经常和阇婆国打仗,最后却被另一个国家——马六甲王国灭亡的帝国, 它的人民是曾经是...
从大食而来的乳香、香料在三佛齐国卸下货物,然后再由本地贩子转手倒卖销售到中国,而从中国来的中药、瓷器在三佛齐卸下,再次登船远销印度、阿拉伯地区。三佛齐国自身的中转功能,使得东西商贸之间缩短了双方的路程,大大促进了商贸快速发展,这种便利使得宋朝与其的关系开始变得亲密起来。在北宋海上贸易政策倾斜之下...
三佛齐与古代中国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上。政治交往频繁:早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三佛齐就派遣使节来到中原献上贡品,成为史书上最早的三佛齐与中国的交往记录。宋明两朝与三佛齐的政治交往更加频繁,两国的友好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经济交流密切:三佛齐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