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通过这个链接[GJ2313026.魏三體石經釋六卷訂正一卷.pdf]瞧瞧,说不定能满足你的需求~ 对这个资源你有啥想法,还想找其他类型的不?
搜碑记:魏《三体石经》《三体石经》刻于三国魏正始二年(241),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刊刻的第二部石经。刻本笔体与结构都很规正,因此常为初学者取作范本。刊刻石经的主要目的是弘儒训,以重儒教。此外,石经...
一帧中国丨三国时代的“三体”,刻在石头上的典籍(2023年9月19日)三体石经,是曹魏时期用篆文、古文、隶书3种字体刻写《尚书》《春秋》两部经书及部分《左传》文字的一组石碑,一般认为共有28块。因刊刻于曹魏正始年间,又称“正始石经”。 三体石经的文字书写有几种格式:三种字体的文字向下排列成直行;三种...
三国魏·正始石经(三体石经)~@鞠骁 正始石经,三国魏,河南偃师佃庄乡大郊村出土,藏于@洛阳博物馆1958。此经为三国魏正始二年刊刻的碑石经书,因用篆文、古文、隶书三种字体书,又称《三体石经》,此经与东汉熹平石经、唐开成石经并称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三大石经。
刻经是中国书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体石经》刻于三国魏正始二年,也称“正始石经”,碑文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刻就,故名“三体石经”。石经内容为《尚书》、《春秋》和《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刻就的第二部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
今天的“汉字中国100讲”为大家介绍曹魏时期的三体石经残石。三体石经,是曹魏时期用篆文、古文、隶书3种字体刻写《尚书》《春秋》两部经书及部分《左传》文字的一组石碑,一般认为共有28块。因刊刻于曹魏正始年间,又称“正始石经”。 三体石经的文字书写有几种格式:三种字体的文字向下排列成直行;三种字体的...
《三体石经》刻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因碑文每字皆用战国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得名,又称《正始石经》。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三体石经》都...
《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建于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共约二十八碑立于河南洛阳,是我国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 此经用古文、篆、隶三种不同字体刻写,因此我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体石经》也由此而得名。
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三体石经》对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的了解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体石经》拓本 《三体石经》,又名《正始石经》、《魏石经》,刻本在笔法上和结构上都很规律整齐,常常被初学书法的人当作范本进行临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