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石经,《三体石经》刻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三体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
《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建于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共约二十八碑立于河南洛阳,是我国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 此经用古文、篆、隶三种不同字体刻写,因此我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体石经》也由此而得名。 石曾佚...
搜碑记:魏《三体石经》《三体石经》刻于三国魏正始二年(241),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刊刻的第二部石经。刻本笔体与结构都很规正,因此常为初学者取作范本。刊刻石经的主要目的是弘儒训,以重儒教。此外,石经...
《三体石经》也名《正始石经》、《魏石经》,刻于三国时期魏曹芳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共约二十八碑,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三体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体石经》刻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因碑文每字皆用战国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得名,又称《正始石经》。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三体石经》都...
今天的“汉字中国100讲”为大家介绍曹魏时期的三体石经残石。三体石经,是曹魏时期用篆文、古文、隶书3种字体刻写《尚书》《春秋》两部经书及部分《左传》文字的一组石碑,一般认为共有28块。因刊刻于曹魏正始年间,又称“正始石经”。 三体石经的文字书写有几种格式:三种字体的文字向下排列成直行;三种字体的...
一帧中国丨三国时代的“三体”,刻在石头上的典籍(2023年9月19日)三体石经,是曹魏时期用篆文、古文、隶书3种字体刻写《尚书》《春秋》两部经书及部分《左传》文字的一组石碑,一般认为共有28块。因刊刻于曹魏正始年间,又称“正始石经”。 三体石经的文字书写有几种格式:三种字体的文字向下排列成直行;三种...
《三体石经》又称《正始石经》,建于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240-249年),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共约二十八碑立于河南洛阳,是我国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此经用古文、篆、隶三种不同字体刻写,因此我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体石经》也由此而得名...
正始三体石经:又称“魏石经”。三国魏齐王曹芳于正始中立,故亦称“正始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左传》(未刊全),每字为古文、篆书、隶书三体,其中“古文”一体同《说文解字》所收古文相近,笔画尖细。与汉熹平石经同立于洛阳太学前(今河南偃师县附近),后因战乱崩毁亡佚,宋代以来洛阳时有残石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