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颖 (Ying Wan)教授,博士生导师,女,1996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华东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美国Tulane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05-2007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赵东元院士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02起在上海师范大学工作,先后于2003年、200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2006年遴选为上海...
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 近5年主持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1] 介孔碳基催化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 2014 - 2016。 [2] 环境功能材料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2013 - 2015。 [3] 有序介孔钯碳(聚合物)催化剂组装、修饰及在水介质有机合成中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教育经历: 1999-2002,博士,工业催化,华东理工大学 1996-1999,硕士,工业催化,华东理工大学 1992-1996,学士,工业催化,华东理工大学工作经历: 2006-至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2003-2006,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2005-2007,复旦大学博士后 2005-2005,美国Tulane大学访问学者 2002-2003,上海师范大学讲师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构建介孔...
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 被引频次 8873 成果数 272 H指数 43 G指数 93领域: 化学 期刊 57.7% 会议 37.9% 专著 1.1% 其它 3.3% 总计 272篇 2004年成果数19 2012年被引量1154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Metal and Metal Oxide Supported on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as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202...
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6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华东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美国Tulane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05-2007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赵东元院士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02起在上海师范大学工作,...
在此,上海师范大学万颖教授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吕伟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提供了p-嵌段金属硫化物中S的p电子增益与S还原反应(SRR)的表观活化能(Ea)之间的直接相关性,特别是Li2Sn到Li2S的转换,这被认为是SRR的决速步骤。 结果表明,最大p电荷发...
近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万颖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 “Palladium catalyzed radical relay for the oxidative cross-coupling of quinolines”,钯催化自由基接力实现喹啉高效氧化交叉偶联反应。上海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20...
2002年7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10月进上海师范大学工作至今2.主要研究方向:新型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功能化及其在催化和电极材料中的应用3.目前主持研究的主要课题:1.纳米结构有机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于绿色化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407014),主持2.纳米结构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含水溶剂有机...
上海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化五星、尚童鑫、李欢、孙雅飞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万颖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吕伟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硫还原反应(SRR)涉及多电子转移,是获得高比能二次金属-硫电池的基本反应之一。然而,SRR反应速率缓慢,导致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和电池循环可逆性差,同时活性...
万颖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查看联系方式 个人简介 万颖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环境功能材料团队带头人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曙光学者、启明星等人才计划资助。兼任《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