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深秋时节,龙舒大地上处处可见金黄色的稻田。顺着杭埠河,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记者来到了舒城县干汊河镇七门堰村,七门堰灌溉工程的结点便“藏”在这小村的七门岭下。刚刚获得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七门堰,如今成了舒城县新的“网红打卡点”。七门堰,建在七门岭下,因而得名。这个2200多年前...
据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报道: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11月4日公布,中国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个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项,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全球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
形成了众多的岩溶泉水及相应泉域 位于山西洪洞县的霍泉灌溉工程妙用泉水 建成了集观泉、蓄泉、引泉、用泉、保泉于一体的灌溉工程 霍泉灌溉工程在洪洞县的区位图 它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引泉自流灌溉工程 在其历史上形成并持续沿用严格的灌溉用水分配管理制度 称作“霍泉水法”,为其他灌区提供先进经验 霍...
近日,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其中,我省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等我国4个工程入选。 七门堰是位于舒城县境内杭埠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距今约2200年,史称“七门三堰”。 七门堰所在的舒城县位于大别山东麓、巢湖...
坐落于安徽省舒城县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巴洋河)中段的七门堰调蓄灌溉工程,据记载为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修建,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2023年,七门堰成功入选2023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名单。七门堰灌区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属于安徽省中部、长三角腹地、巢湖之滨、江淮之间,是合肥、六安、...
2023年11月4日,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四届执行理事会上,公布了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位于六安市舒城县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以第一名的身份名列其中。 近日,记者来到舒城县干汊河镇七门堰村,探访这藏于大别山区、建于2200多年前...
11月4日,记者从舒城县水利局获悉,在当日下午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其中,位于舒城县的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申报成功,这是我市首个获得世界性殊荣的灌溉工程,也是此次全省唯一入选的工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最早创建于西汉,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2000多年来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目前灌溉农田达20万亩。2023年,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前不久,欣闻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作为今年新入职的...
坐落于安徽省舒城县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巴洋河)中段的七门堰调蓄灌溉工程,据记载为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修建,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2023年,七门堰成功入选2023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名单。 七门堰灌区由西南...
“七门堰工程存在已经千年,作为宝贵的遗产,一旦遭到严重损毁,将难以修复。” 中国水工程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朱海东告诉记者,在七门堰工程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过程中,他们痛心地发现,在近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部分新建项目让七门堰调蓄灌溉工程遭到了破坏或有遭到破坏的风险,有少量史书上记载的灌溉工程被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