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试题 题目七部乐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隋初燕乐以清商乐、国伎、龟兹伎、安国伎、高丽伎、天竺伎、文康伎为主,名为“七部乐”。反馈 收藏
七部乐名词解释 七部乐(又称七部音乐)是一种中国传统音乐形式,其中包括七种不同的乐器:琵琶、二胡、古筝、扬琴、柳琴、三弦和箜篌。这些乐器通常在一起演奏,演奏的音乐风格多样,包括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七部乐通常在中国的文化活动、婚礼、庆典和其他社交场合中演奏。
隋朝七部乐指的是: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后来,又加入,疏勒和康国两伎,合称九部乐。唐朝九部乐是指废礼毕而改燕乐,这里的燕乐不是广泛意义上的,而是指一个乐部名称。十部乐是又加了一个高昌伎。反馈 收藏
《七部乐》:一、《国伎》;二、《清商伎》;三、《高丽伎》;四、《天竺伎》;五、《安国伎》;六、《龟兹伎》;七、《文康伎》,即《礼毕》。隋大业中(公元605-608年间),增《康国伎》和《疏勒伎》,同时将《清商伎》列为首部,改《国伎》为《西凉伎》,遂成《九部乐》。唐初宫廷乐...
比较“七部乐”,其中增加了《康国乐》和《疏勒乐》,又将《清商乐》列为第一部,将《国伎》改名《西凉乐》,将《文康伎》改名《礼毕》。唐代继承了“九部乐”,并且宫廷乐制舞制依旧。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废除《礼毕》(即“七部乐”中《文康伎》,此舞为纪念晋人庾亮的假面舞,因其死后谥...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隋朝七部乐指的是什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答案:隋朝七部乐指的是: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反馈 收藏
隋代七部乐 “国伎”即“西凉伎”。“西凉乐”实际上是泛指当时甘肃一带的音乐。由于这里是西域音乐与汉族音乐的汇合之处,因而音乐兼有龟兹音乐和中原音乐的特色,是两者融合的产物。隋代“西凉乐”,其歌曲有《永世乐》、解曲有《万世丰》、舞曲有《于阗佛曲》”。所用乐器以龟兹乐器为主,也有钟、磐、笙、萧等...
隋文帝时,设置了《七部乐》:国伎、清商伎(汉乐)、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即礼毕,汉族面具舞);隋炀帝时,增康国伎、疏勒伎成《九部乐》,将清商伎列为首部,
西安七部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03月14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朱雀南路1589号南飞鸿广场3号楼719室,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摄像及视频制作服务;电影制片;电影摄制服务;个人互联网直播服务;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文艺创作;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制作;广告发布...
、《龟兹伎》、《文康伎》《九部乐》可称之为《炀帝九部乐》和《隋制九部乐》。“九部乐”一词的产生可以追溯到隋代。隋文帝在公元589年灭陈完成了国家统一,结束了持续近三百年之久的南北分裂局面。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于是形成了南北、胡汉、雅俗、、世俗各种音乐大融合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