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是毛泽东写给父亲的一首诗,表达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在创作这首诗时,少年毛泽东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忧国忧民,壮怀激烈,欲走出家乡去实现更大的理想。1910年秋天,毛泽东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离开闭塞的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
《七绝·改诗赠父亲》的创作背景如下: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走出乡关,毛泽东离故乡越来越远。然而,骨子里那固有的乡情、亲情始终未曾从毛泽东心中抹去。一...
那么创作背景又何呢?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毛泽东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毛泽东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答应他的要求。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这首《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夹在父亲每天...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是毛泽东在1910年创作的一首歌。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是毛泽东在辛亥革命的前夕写的,那时候的毛泽东还是少年时期,亲眼见证了当时的中国不仅国力非常弱,而且人民的生活也在水深火热之中,实在是痛不欲生,那是的中国简直就是一片黑暗。见到此情此景的毛泽东同志于是毅然决然的离开自己的...
《七绝·改诗赠父亲》是毛泽东1910年赠给父亲的一首七绝,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借自月性和尚用以自勉的一首诗略加修改而成。毛泽东适应自己的情况做了改动,表达了他远大的志向,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厚感情。 原文: 七绝·改诗赠父亲 ...
那么创作背景又何呢?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毛泽东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毛泽东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答应他的要求。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这首《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夹在父亲每天...
毛泽东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答应他的要求。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这首《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从中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 走出乡关,毛泽东离故乡越来越远。然而,骨子里那固有的乡情、亲情始终未曾从毛泽东心中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