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0日正值七夕传统佳节,亦是传统习俗晒书日。古云:“曝书偶忘今朝是,乞巧欣逢此夕临”,晒书、晒衣、拜魁星、采苍耳。如今文旅商赋能,七夕打开新方式,盛夏傍晚书友如云,共聚金山“书香伴夏夜 墨韵绘今宵”书香雅集暨2024上海市民“晒书节”闭幕式:晒书、品茗,闻墨香、秀非遗,玩手工、着汉服,研文...
8月10日是七夕传统佳节,亦是传统习俗晒书日。古云:“曝书偶忘今朝是,乞巧欣逢此夕临”。金山“书香伴夏夜 墨韵绘今宵”书香雅集暨2024上海市民“晒书节”闭幕式在盛夏傍晚聚集书友、游客,晒书、品茗,闻墨香、秀非遗,玩手工、着汉服,研文献、听故事,赏画展、看戏剧,不亦乐乎。 书香雅集飘雅乐 今年“晒书节”...
而到了东汉,崔实《四民月令》记录:“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七月七日这天,人们晒书、晒衣裳,可以防止虫蛀。这是最早关于晒书节的记载。 那么人们为何选择七夕晒书呢?原来,古代传说农历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会选在这一天...
有关宋代晒书会的情况,宋人的笔记中已有记载,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说:“秘书省岁曝书则有会,号曰曝书会,侍从皆集,以爵为位叙。”另据南宋洪迈《容斋四笔》、南宋陈骥《南宋馆阁录》和南宋逸名《南宋馆阁续录》等书记载,宋高宗绍兴、宋孝宗淳熙以及宋宁宗庆元年间都有“晒书会”这样的文化活动。
七夕节被称为晒书节,主要是因为古代人们在七夕这一天有晒书晒衣的习俗。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人们利用七夕这个夏秋之交、风朗气清的日子晒衣晒书,以防止书籍霉变生虫。到了魏晋时期,这一行为逐渐成为一种风俗,到了唐宋时期,七月七晒书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风潮”,...
过了湿漉漉的梅雨季,一转眼,就迎来了“坐看牵牛织女星”的七夕。 人人皆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也是当下年轻人热捧的“中国情人节”。若是说起七夕节还是魁星节、晒物节、晒书节,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七夕也是晒书节# #老范百科#七夕这日作为“女儿节”有穿针斗巧、拜魁星、吃巧果、会闺蜜等等习俗之余,还有一个特殊习俗——晒书。 七夕晒书这一习俗,在历朝历代的文献资料中均有记载,晒书又称曝书。早在西周,古...
视界 文化周末 32023年8月26日 星期六 □主编 成岳 视觉编辑 田馨雨 信箱 jnrbzhoumo@sina.com 七夕晒书节:2023"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 本报记者 刘帝恩 8 月 22 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在 济宁市图书馆,一场晒书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 前来参与.这是济宁市图书馆响应国家图书 馆号召,立足本地特色,策划...
#七夕节也是晒书节#【#古人为收纳书籍定制房屋#】位于浙江宁波的天一阁,是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已“水火不侵”四百多年。在设计上,藏书楼左右用砖砌墙,隔绝火源;书橱前后开门,两面贮书,通风透气;书橱下放置英石,吸收潮气;阁前凿池,储水防火。今天七夕节,也是晒书节。古人晒书,并不是把书放在太阳...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东西部文化领域交流协作,8月10日(农历七月初七)上午,泾川县图书馆、武清区图书馆、静宁县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发起的“中华传统晒书节活动”的倡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