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丁宝桢 别名丁稚璜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20年 逝世日期1886年 展开人物关系共1人 丁体常 儿子 丁体常(1841年—1909年),字慎五,宝桢长子,贵州平远人,附贡,光廿一、九,甘按,廿四、九,甘布,十一月粤布,廿九、九,修墓开缺。官名任职资讯类别卸职资讯 1 甘肃按察使光绪廿一年九月九日(1895,10,26) ...
丁宝桢,晚清名臣,(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牛场镇人。淮军名将,曾任江海关监督、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务。丁宝桢是晚清洋务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在台湾推动了电报、煤矿等民用企业开发。1886年死于四川总督任上,葬于济南。他为官做事重大义,知变通,重实效,约束部属甚为严厉,为政清廉。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百科 讨论 精华 等待回答
在范同寿看来,丁宝桢和同类者身上所具备的勤政、爱民与执着,与贵州地域文化的熏陶有关。“从东汉时开创贵州教育的尹珍,到两晋时保境为晋的谢恕,明洪武年间顾全大局的爱国女土司水西奢香与水东刘淑贞,再到清前期的骑龙周氏双杰,这些人无论在朝、在野,大都极重视民生,关注地方稳定,恪尽职守,勤政爱民。他们...
丁宝桢老家是江西临川,可他是贵州平远(就是现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的人。丁宝桢走了以后,既没在老家安葬,也没在出生的地方入土,他的棺材被运到了三千多里之外的济南。他儿子丁体常按照他爹不能打扰百姓的遗言,走水路送他的灵柩,一直到第二年 9 月才到济南,把他埋在了华不注山脚下。这丁宝桢...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原名琼选,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政治家、改革家、晚清名臣。咸丰三年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因军功加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官至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创办山东机器局、四川机器局,是洋务运动重要人物;智杀太监安德海,曾国藩称其“豪杰士也”;推行...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详细内容 人物简介 丁宝桢
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州(今织金)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去世,享年66岁。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高光名臣云集的晚清,丁宝桢的名字似乎不够响亮。然而,他...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原名琼选,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政治家、改革家、晚清名臣。咸丰三年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因军功加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官至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创办山东机器局、四川机器局,是洋务运动重要人物;智杀太监安德海,曾国藩称其“豪杰士也”;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