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由能计算确定其中的高能态水分子,进而利用水分子替换的策略来进行新分子设计,有可能提高化合物亲和力、选择性, 或改善药动学性质等。暨南大学陆小云教授等在《水分子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通过 KRASG12C 抑制剂 MRTX849、...
丁克教授从事肛肠病临床30余年,擅长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脱垂手术,是痔疮PPH微创手术我省首席培训专家;在肛肠疑难病症上具有国内领先诊疗水平,尤其擅长:①顽固性便秘微创手术(如直肠内脱垂、直肠前突、盆底肌痉挛、盆底疝、...
丁克博士,1973年12月出生。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受教育经历 2001/12 ~ 2005/2 美国密西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肿瘤中心,博士后研究。导师:Shaomeng Wang 教授。 1998/9 ~ 2001/7复旦大学,化学系(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培养),生物有机化学...
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12月18日,南都记者从暨南大学教授丁克团队获悉,该团队研发的新药奥雷巴替尼(耐立克)正式宣布上市,该药物用于治疗慢性粒性白血病(CML)耐药性,这将极大缓解中国CML耐药患者的无药可用的困境,也有望为全球CML患者带来全新选择。据悉,奥雷巴替尼是中国人自主设计的化合物实体、中国科研机构独立完成成药...
2023年2月17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暨南大学药学院院长丁克教授、张章副教授、周凤涛副教授莅临粤港澳生物科技&恩联研究院参观指导,并受聘为粤港澳生物科技恩联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小分子药物),粤港澳生物科技总经理谭凤鸣、恩联研究院院长邹江鹰、宣教部总监黄素梅、科研副主任李艳群予以热情...
2011年,丁克教授指导王德平、张章等参加中科院第四界“联想之星”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首次公开了自主研发三代格列卫GZD824的成药性数据,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获得大赛的唯一金奖。2012年,在全球CML治疗领域,首个三代药物Ponatinib(帕纳替尼)被FDA批准上市,但很快在2013年由于临床心血管毒性被要求撤市,后又被黑框警告。后...
本报讯(记者 刘雷 通讯员 谢番 王雪霏)在第二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评选中,暨南大学药学院丁克教授获得药学奖。 暨南大学药学院院长丁克教授。本报记者 刘雷 摄 丁克教授自2006年回国工作期间研究工作重点围绕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临床需求,设计和合成同时具有生物活性和成药性的 “成(类)...
丁克教授简介 丁克,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01至2005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密西根大学任Research Investigator;2006年3月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2016年6月调入暨南大学药学院,组建了药物化学生物学研究所。先后获中科院百人计划(2012年终期评估...
50岁的丁克女教授说:“30岁的时候,我觉得没有孩子真的太爽了;40岁的时候,因为有自己的事业我觉得没孩子也不遗憾;如今到了50岁,我突然有点后悔了。” 我怀二胎的时候,有天一个人带着大宝出去吃饭。邻桌有一位打扮得体的中年女士,一个人点了份套餐,举止优雅的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