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气象局共同主办的专家创新大讲堂上,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关系和表现,并称全球已进入一个气候变化的新常态,有必要提出和建立新的适应战略和应对机制。2023年7月全球最高气温分布(单位:℃)及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站点分布(绿色圈) 图片...
#大先生的科学课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丁一汇院士:一生致力于气象科学的研究与教育,为我国气候模式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 国科大于2024091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651.3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在采访中,丁一汇院士阐释了二十四节气的当代意义,并强调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是大科学,涵盖了天文、地理、人文、农事等等,是人类观察大自然变化和农耕时代需求相结合的一个产物,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气与气候学家,先后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兼国家海洋预报总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一些高校兼职教授,东京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政府...
丁一汇:应该说在态度、意识与行动上,我们是在第一梯队。各方都在积极地推进相关工作,在各种场合我们都大力赞成、大力支持气候变化研究,推进减排。我们的气候变化研究水平目前在前列队伍中,但不是领先,处于向第一梯队迈进的状态,正在追赶。 在应对...
气候变暖正在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表现为冬季呈暖北极冷欧亚型,夏季欧亚地区年温度变化表现为高温热浪。2023年1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气象局共同主办的专家创新大讲堂上,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
气象科学的脊梁:丁一汇院士的执着与贡献 在我国的气象研究领域,丁一汇院士无疑是一位卓越的学者与教育者。他从事气象科学的研究和教育近五十年,为我国气候模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丁院士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在高等教育领域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气象科研与气候生态的发展。
丁一汇院士:深化产学研用融合 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文章刊登于《中国科技产业》杂志 202301期“院士专论”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气象工作和各行各业密切相关。气象科技的进步得益于也是建立在各领域科技成果在气象领域充分应用的基础上。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目前我们遇到了非常极端的天气,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将来还会不会遇到类似的恶劣天气?”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给出了他的回答。 气候向极端化发展 今夏,高温热浪侵袭中国大地达两个月之久,我国17个省遭遇高温,其强度之大、极端性之强让人瞠目,而同在北半球的欧洲、东亚、北美西部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