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这个典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涉及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齐威王和淳于髡。淳于髡是一位古代的智者,一位善良正直,而又极其滑稽风趣的人物,和汉代的东方朔齐名,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淳于髡》一...
喻意是指:在平时普普通通,没有出色的表现,突然一下有了出色的成绩。 一鸣惊人这则典故有两个历史出处,不过都是出于春秋战国时期,一说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另一说出自战国时期的齐威王。 楚庄王和齐威王在位时期都不理朝政,甚至导致国家局势变得混乱动荡,两位君主的举动就如同鸟不飞不鸣,最终两位君主展露心志,认...
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是汉语成语,形容只要行动,就会有大的影响。《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说之以隐日:‘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清·天花藏主人《玉支矾》云:“无忝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在此得意之际,...
”意思是,在郢都,车挨车,人挤人,早上穿新衣服出去,黄昏时新衣就被挤坏变成了破衣。可见当时郢都(荆州)的繁华。在荆州博物馆(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中最大的)中,我们可以透过荆州地区的出土文物,穿越岁月时空,管中窥豹般地看一看当时荆州的繁荣。荆州又是三国文化的诞生与繁衍之地。为了争夺荆州,刘...
一鸣惊人的解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一鸣惊人的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用法一鸣惊人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国家、集体。一鸣惊人的典故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
编号 59 成语 一鸣惊人 注音 ㄧ ㄇㄧㄥˊ ㄐㄧㄥ ㄖㄣˊ (变) ㄧˋ ㄇㄧㄥˊ ㄐㄧㄥ ㄖㄣˊ 汉语拼音 yī míng jīng rén(变)yì míng jīng rén 释义 一出声就令人吃惊。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而后却突然有惊人的表现。 #典出《韩非子.喻老》。 典源 #《韩非子....
46. “一鸣惊人”是什么意思?典故出自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26 2023-09 3 45. 春秋战国秦穆公称霸西戎,让秦国进入到中原的视野! 28 2023-09 4 44. 所谓“秦晋之好”在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回事? 51 2023-09 5 43. 赵盾扶立晋灵公为国君,为什么后来却差点被晋灵公所杀?
“一鸣惊人”是指:鸟鸣使人震惊。喻意是指:在平时普普通通,没有出色的表现,突然一下有了出色的成绩。 一鸣惊人这则典故有两个历史出处,不过都是出于春秋战国时期,一说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另一说出自战国时期的齐威王。 楚庄王和齐威王在位时期都不理朝政,甚至导致国家局势变得混乱动荡,两位君主的举动就如同鸟不...
成语“一鸣惊人”的历史典故。 “一鸣惊人”是指:鸟鸣使人震惊。喻意是指:在平时普普通通,没有出色的表现,突然一下有了出色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鸣惊人这则典故有两个历史出处,不过都是出于春秋战国时期,一说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另一说出自战国时期的齐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