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出自《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诫之曰:‘往矣! 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后因以“握发吐哺”比喻为在位者礼贤下士,殷切...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是一个成语,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姬姓,名旦,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周公受封鲁侯,辅佐周成王时,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谓权倾一时,但是他却毫无骄惰懈怠之态,仍然求贤若渴。他常常为了广纳贤才而洗一次...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这句诗出自《史记》中的《三十世家·鲁周公世家》。它描述的是周公在辅佐周成王时,为了招揽天下的贤士,勤奋不懈、不辞辛劳的情景。 具体来说,“一沐三捉发”是指在洗一次头的过程中,因为贤士来访或需要处理国事,周公三次中断洗头、握住头发去接待或处理事务。而“一饭三吐哺”则是在...
“周公一沐三捉发”的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中,周公在告诫其子伯禽时说道:“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这段描述不仅展现了周公的高尚品德,也成为了后世...
'一沐三捉发'的具体含义与典故 “一沐三捉发”是成语“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中的前半部分,具体描述了周公旦在洗头时,因为急于接待来访的贤士,不得不多次中断洗头,握起尚未梳理的头发。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周公旦对贤才的极度渴望,也展示了他作为领导者的谦逊和尊...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mù sān zhuō fà , yī fàn sān tǔ bǔ )。复句式结构,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意思是: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吐哺:吐出口中所吃食物。全句译文:我洗一次头要三次挽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唯恐失礼,失去天下贤能之士。 赏析:这是周公告诫伯禽自己虚己纳士时的一句话,体现出周公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人格精神,这种勤政思贤的精神为儒家所推崇,成为古代政治家的一种美德。 三十世家·鲁周公世家...
【成语】: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拼音】:yī mù sān zhuō fà,yī fàn sān tǔ bǔ 【简拼】:ymszfyfstb 【解释】:沐:洗头;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