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所给材料中“华工们吃苦耐劳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杀于前线”体现的是一战期间的华工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是深陷战争泥潭导致的,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政治格局的改变是一战的影响,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
在一战结束之后,民国政府似乎遗忘了,派遣到欧洲的这批工人,无人提起也没有人去接他们回国。这些工人只能在英国、以及法国继续生活下去。但天无绝人之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很多法国女性对于这些勤劳勇敢善良的华工十分的青睐。一度被争抢,被当地女性倒追,很多工人都和当地的女性,在法国本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不...
张俊义认为,近年来,一战华工逐渐受到包括学术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国际社会对一战的反思热潮推动了相关研究,尤其在一战百年纪念期间,西方学界组织了大量学术会议和研究项目,一战华工受到了更多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学界对一战华工的研究工作,如2018年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工与一战...
一战期间,坦克是尖端武器。起初英国国防部不允许外国人接近英国军队的坦克。但后来发现,华工修理坦克比英国工人还要快,所以就有了三个华工团专门为英军修理坦克。虽然这些华工不懂英文法文,但他们非常心灵手巧。一战是战壕的战争,而华工是挖战壕的绝对好手。英国外交部有一份报告指出,如果把一个印度人、一个中国...
华工营指挥官威廉·布尔上尉曾评价:“华工以忠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最优秀的传统,并在东西方之间搭建起亲密的桥梁。”“大西洋里太险恶,四艘快艇保舰行。八天跨过大西洋,勒阿弗尔站当劳工……”短短478字,一战华工唐寿臣的妻子张文玉,在生前用一首《一战华工歌》,唱尽了当时那个年代,14万华工奔赴欧洲战场的...
在日本的强烈反对下,中国虽在1915年不能直接派兵参加一战。但是中国却以“以工代兵”的形式,将14万华工派往欧洲,其中英国招募了10万名,法国招募了4万名。华工绝大多数来自山东,他们与欧洲人一起奋战在战壕,清理战场、掩埋尸体、修筑战壕,其中有3000多名华工战死沙场还有一部分还没到法国,就遭德国潜艇击沉...
14万华工出国“参战”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民政府仿似看到了一丝转机。也许是为了转移国内目光,或者为了取消列强在欧洲的治外法权,让中国重获自由,国民政府不顾民众反对,决议加入以英、法、俄等国组成的协约国,准备参加一战。1915年,在我国正准备派兵参战时,遭到了日本的强烈发对。最后我国...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0周年,谨以此文点燃这支火炬,讲述华工们万里赴戎机的故事。 墓碑组图 在法国郊外的公墓里,埋葬着许多献出了宝贵生命的一战华工,他们的墓碑上均刻着“流芳百世”“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等中文字样。有的墓碑上刻着他们的名字,...
中国日报6月13日电(记者 周梦雪)2024年6月13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山东华侨博物馆主办,“荣耀与牺牲—— 一战华工的历史印记”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隆重开幕。一战期间,约14万中国劳工选择背井离乡,到达欧洲西线战场,在英国、法国等协约国军队从事繁重的后勤工作,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与吃苦耐劳的品质,为...
一战华工主要分为这个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普通工人主要从事一些重体力的劳动,比如说运输军需物资、搬运武器、修筑工事、挖战壕、掩埋战场上的遗骸。手艺工人主要工作地点大多在军火厂、机器厂、飞机厂、坦克厂。比如说我身后的这幅照片,就是华工在帮助当时的英国军官运输炮弹,这一幅也是华工将炮弹装到火车上。【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