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尊”通“樽”即酒杯。“戍楼”即军队驻守的城楼。“阑”即将尽。“挥泪”即洒泪,掉泪。“万里中原烽火北”就是说,被敌人占领的万里中原远在火线的北面。词人眼前遍地烽火,往日的大好河山,万里中原就在遥远的北方,而如今还受金人的侵占和践踏。如此景象,...
浣溪沙 [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①声里绣旗红,澹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释】①鞘(shāo):鞭鞘,拴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1)下列对词的内容...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同:樽) 标签:长江,豪迈,怀古,豪放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标签:宋词三百首,豪放,秋天,写景,怀人 ...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注]这首词作于荆州(位于湖北)。荆州一带当时处于国防前线,已成“边塞”,词人在那里做官,和朋友同登城楼时,写下了这首词。1.下面对整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首句写要塞郊野的自然景象,其中“霜日”点明了时节。B.上片第二句视听结合,以...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1.下列对词的内...
1.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慷慨激烈,发欲上指。词境虽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作者简介】张孝祥(1132—1169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唐代诗人张籍七世孙。其词反映社会现实,表现爱国思想,上承苏轼,下...
1.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慷慨激烈,发欲上指。词境虽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1169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唐代诗人张籍七世孙。其词反映社会现实,表现爱国思想,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注】①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词人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驻节荆州。当时荆州已成为边塞,词人登上城楼观察边塞情况,心中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词。②鸣鞘声:指从鞘里取刀、剑所发出的声音,词中指的是挥动马鞭发出的响声。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浣溪沙(宋)张孝祥①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③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注】①张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