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是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向上级法院提起的上诉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二审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经送达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法规三、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是法院根据生效的法律文书,强制当事人履行义务的程序。
一审和二审均属于审判程序,而执行则属于判决后的实施阶段。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 一、一审 审级:一审是案件的第一审法院适用的程序。 审判程序发生原因:一审程序的发生是因为当事人行使了起诉权。 目的与任务:一审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对案件进行初次审理并作出判决。 二、二审 审级:二审是第一...
实践中,在二审维持原判后的强制执行立案时,二审维持原判的判决作为执行依据,同时也要求申请执行人提交原审的判决书,以便执行法官在执行中确定“维持原判”中“原判”的具体内容。第三,即使是二审维持原判,但二审与一审判决在认定事实、法律适用等方面并不一定完全一致,以一审判决为执行依据或一、二审判决均作...
与一审不同,二审程序是对一审法院审判的监督,主要审查一审判决的合法性、合宪性,并对法院的判决进行监督。二审程序的发生是因为当事人行使了上诉权,对一审判决存在异议。二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判决或裁定,一旦作出即立即生效,不再允许上诉。 综上所述,代理是法律程序中的代表行为,一审是案件的最初审理阶段,而...
二审期间是否需要执行一审判决 (1) 具体解析 我国诉讼制度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一审法院的判决还不是生效的判决,如果你提起上诉以后,那么一审法院判决不发生效力,也就不存在执行的问题。 (2) 法条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
判决书有一审和二审时,申请强制执行应以二审判决为准。在我国,法院审理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即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因此,当败诉方不履行判决所规定的内容时,胜诉方可以依据二审判决申请强制
执行异议之诉一审二审是合理的。执行异议之诉,是指当事人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实体权利存有争议,请求执行法院解决争议而引起的诉讼。执行异议之诉是执行救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执行法律关系纷繁复杂,执行中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形在所难免,救济与侵害理应相伴相随。案外人异议之诉作为一种执行救济,是执行法律体系中不可或...
一审和和二审期间能执行 1 小时前 在一审和二审期间,不能执行判决。 一、审判程序未结束 在一审和二审期间,案件的审判程序尚未结束,法院尚未作出最终判决或裁定。因此,在这个阶段,判决或裁定还未生效,不能对其进行执行。 二、执行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工作由执行员进行,而执行必须依据...
一、二审新证据。应当在开庭前或开庭时提出,当事人提交新证据,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不受不得少于30日的限制。(证据规定42,举证时限规定通知8条) 再审新证据。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证据规定44条) 传唤期限 法院应当在开庭前3日用传票传唤当事人。对代理人应当用通知书通知到庭(对诉讼参与人没有规定提前多久通知)...
法律分析: 一般都是由一审法院来执行。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诉讼程序虽然都属于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诉讼程序,其主要区别如下:审判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审级不同。审判组织不同。审理的对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