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②。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③。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④。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明妃:即王嫱(qiáng),字昭君,汉元帝时宫女。西晋时避司马昭讳而改称明妃。村:指王嫱生长的乡村。 ②去:离开。紫台:紫宫,皇帝所居的宫殿,这里指汉宫。连:这里是连姻的意思...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意思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 作品《咏怀古迹·其三》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 ⑼明妃:指...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上黄昏。翻译诗句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答:穿过千山万壑一直奔向荆门,这是美丽的昭君生长的村庄。她离开汉宫踏入渺远的荒漠,只留下青冢空向凄凉的黄昏。糊涂的君王依据画像辨美丑,昭君的灵魂能在月夜中归来。千百年来琵琶声回荡在空中,那是昭君无穷的怨恨和诉说。考查知识点...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释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出自唐代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解释: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坟对着黄昏。 赏析:此句简短而雄浑有力,写尽了王昭君一生的悲剧,在哀叹、同情昭君际遇的同时,也表达了人才被埋没的哀痛。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字词解释: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明妃:指王昭君。 去:离开。 紫台:汉宫,紫宫,宫廷。 朔漠:北方大沙漠...
【题目】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咏怀古迹·其三【唐】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
译文: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如向荆门奔去一般,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至今留存。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坟对着黄昏。糊涂的君王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赏析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其中,在第三首写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中的明妃就是王昭君。此诗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爱国精神。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