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及赏析1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朝代:宋代 作者:***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1. 诗词赏析 1.1 诗词释义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罗裳:丝织的衣服。
这首《一剪梅》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词的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粉红色荷花。“玉簟...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李清照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赢得了后世赞誉。词人运用细腻笔触,描绘出孤寂、落寞与相思的情感世界。通过红藕、玉簟、花、水等意象,营造出凄美寂寥的意境。同时,词人巧妙运用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将个人情感上升为普遍的人性体验,使全词情感深沉而富有...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中载:“易安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1、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竹席的美称,指光洁如玉的竹席。这句指红色的荷花已经枯萎凋零,坐在竹...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②独上兰舟。③云中谁寄锦书来,④雁字回时,⑤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玉簟(dian电)秋:从竹席上感到了秋天的凉意。玉簟,华贵的竹席,光泽如玉的竹席。 ②罗裳:质地轻细的...
“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 “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