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作者认为改革前的中国是一个“单位社会”,这意味着单位制的特征不仅存在于城市区域,也可见于农村地区。因此作者将农村公社称为“单位变体”,并认为改革前“单位变体”在农村的长期存在为改革后村落“单位化”提供了大量组织资源。因此就像大量针对上世纪中国农村变迁的研究指出的,在经历80年代改革带来的小农分散化后...
《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 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 毛丹 学林出版社》,作者: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 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 毛丹 学林出版社毛丹 著,出版社:学林出版社,ISBN:9787806169254。
《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观察与分析单位化村落兴起的组织资源。第二部分观察生态环境资源和政策资源及单位化村落的形成过程。第三部分旨在观察单位化村落的运转状况,分析单位化的组织方式与村落变迁的相互作用,并且打算强调,村落单位化是村落前所未有的对城市基层组织格局和城市生活的一种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