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得从linux内核模块make执行的过程说起:当键入make时,make在当前目录下寻找makefile并执行,KERNELRELEASE在顶层的makefile中被定义, 所以在执行当前makefile时KERNELRELEASE并没有被定义,走else分支,直接执行 $(MAKE)-C$(KDIR) M=$(PWD) modules 而这条指令会进入到$(KDIR)目录,调用顶层的makefile,在顶层makefile...
在顶层makefile中会递归地再次调用到当前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这时KERNELRELEASE变量已经非空,所以执行if分支,在可加载模块编译列表添加hello模块,由此将模块编译成可加载模块放在当前目录下。 归根结底,各级子目录中的makefile文件的作用就是先切换到顶层makefile,然后通过obj-m在可加载模块编译列表中添加当前模块,kbuild...
(5)make -C $(LINUX_KERNEL_PATH) M=$(CURRENT_PATH) modules 这就是编译模块了: a -- 首先改变目录到-C选项指定的位置(即内核源代码目录),其中保存有内核的顶层makefile; b -- M=选项让该makefile在构造modules目标之前返回到模块源代码目录;然后,modueles目标指向obj-m变量中设定的模块;在上面的例子中...
编译内核模块的Makefile通常需要包含几个关键部分,以确保模块能够正确地针对指定的内核源码进行编译。下面是一个基本的Makefile模板,以及详细的解释和步骤: 1. 确定内核模块源码文件和编译目标 首先,你需要确定你的内核模块源码文件(通常是.c文件)以及编译后的目标文件名(通常是.o文件)。 2. 编写Makefile,指定内核源...
(5)make -C $(LINUX_KERNEL_PATH) M=$(CURRENT_PATH) modules 这就是编译模块了: a -- 首先改变目录到-C选项指定的位置(即内核源代码目录),其中保存有内核的顶层makefile; b -- M=选项让该makefile在构造modules目标之前返回到模块源代码目录;然后,modueles目标指向obj-m变量中设定的模块;在上面的例子中...
假设模块的源文件为hello.c,源码如下: 使用该文件编译内核模块。正常情况下,Makefile文件内容如下: 执行make命令,生成hello.ko文件。执行sudo i...
这个makefile的作用就是编译hello.c文件,最终生成hello.ko文件。 obj-m =hello.o obj-m表示编译生成可加载模块。 相对应的,obj-y表示直接将模块编译进内核。 可以看到,这里并没有输入hello.c源文件,熟悉makefile的人应该知道,这得益于makefile的自动推导功能,需要编译生成filename.o文件而没有显示地指定filename...
Linux编译内核模块的命令是make,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进入内核源代码目录: cd /usr/src/linux 第二步,编写内核模块的makefile文件: vi Makefile 在makefile文件中,需要指定内核模块的相关信息,例如模块名、源文件列表等。 第三步,编译内核模块: make modules ...
在Linux 中,为编译一个 kernel module 所写的 Makefile 可谓是很简单的,如果只有一级目录的话,只需要两行。 假设module 名称为 "testmodule",包含两个源文件 "file-a.c" 和 "file-b.c": 那么module 的 Makefile 写成这样: testmodule-y:=file-a.ofile-b.oobj-m+=testmodule.o ...
使用该文件编译内核模块。 正常情况下,Makefile文件内容如下:执行 make 命令,生成hello.ko文件。 执行 sudo insmod hello.ko 命令,安装该模块。 执行 lsmod 命令,查看安装的模块。就会看到第一行的就是hello模块。但是,如果想自定义模块名称为 xmodule ,而不是默认的 hello ,如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