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于1902年出生在浙江鄞县东乡童家岙村(现塘溪镇童村)。童第周的父亲在村中办私塾为生,从小鼓励他努力学习,教导他如“水滴石穿”一样,期许他坚持不懈、有所成就。1918年,童第周考入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一年后转入以理学见长的宁波效实中学。他的中学时期正值乱世之际,国家动荡,这也是童第周对社会、国...
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许多华人学者回到祖国探亲。其中有一位美国坦普尔大学的教授希望拜访童第周,这位教授就是牛满江。当时童第周正在寻找细胞质中影响遗传和发育的未知物质,而牛满江研究的课题正是细胞质中的mRNA对生物遗传与发育的诱导功能,童第周寻找的未知物质会不会就是牛满江研究的mRNA呢?1973年5月,...
童第周和叶毓芬既是浙江同乡,又同在宁波读书。在童第周的鼓励和帮助下,叶毓芬勇敢地挣脱了封建婚姻的束缚,考上了复旦大学生物系。1930年,28岁的童第周大学毕业,担任助教,有了一份固定收入,叶毓芬的大学生活费用从此才算有了基本保障。此时,童第周得到一次...
童第周(1902—1979),浙江鄞县人。生物学家,教育家,实验胚胎学家。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 1923~1927年,在上海复旦大学求学,在该校毕业。1928~1930年,在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任助教。1930~1934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Universite Libre Bruxelles)求学。在该校获博士学位...
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 1902年5月28日 在浙江鄞县东乡童家岙 一位农家妇女诞下了一位男婴 家人将他取名为童第周 此刻,没有人知道 他将会对中国的生命科学领域 做出多么巨大的贡献 Part1. 漫漫求学路 早年经历 童第周幼年丧父,家中生活清贫,靠兄辈接济。童第周自幼学习勤奋、成绩优良,考入了复旦大学,后于1927至...
童第周在实验室 宁波白岩山风车公路南麓有一个狭长的山岙,这里不仅有梅溪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出过许多风云人物。其中有一个村子,走出了70多位教授。这个村子叫童村,是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故乡。童第周(T.C.Tung,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毕业于布鲁塞尔大学,生物学...
年轻的童第周 为了报效国家,结婚才半年,童第周就去了比利时布鲁塞尔留学研读生物,虽然学术收获颇丰,但生活却只能是白开水加面包。还在读书的叶毓芬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在临近毕业的时候生了一个女儿。这让她兴奋的同时也感到忧愁,在毕业即失业的当时,她和女儿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而此时的童第周也是很久没拿到本应到...
童第周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童第周的人生壮志,要从这幅“水滴石穿”的字迹说起。 这是父亲对童第周的勉励,也成为了童第周一生的座右铭。记者跟随童第周的儿子童时中,去寻访童第周少年立志的足迹。 童第周出生在在童村这个小山村里。一直到17岁的时候,才到宁波去上学,离开这个家,他在...
怎么也想不明白的童第周,急忙地将父亲从屋内拉了出来,想要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父亲看到"好学"的童第周,不免心生欢喜,打趣他道:"这并不是人凿出来的,而是屋檐上的水滴下来造成的。"童第周见父亲如此"胡言乱语",便质问父亲:"怎么可能呢!水打在石板上不会疼么,又怎么在这么硬的石板上凿出小坑呢?"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