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 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辛弃疾这首《过南剑双溪楼》,就属于后一类的杰作。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是辛弃疾爱国思想表现十分强烈的名作之一。词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线索清晰,钩锁绵密。一般登临之作,往往要发思古之幽情,而辛弃疾此词却完全摆脱了这一俗套。作者即...
而辛弃疾则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执着于人生理想的追求,所以他的词中时时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沉郁、悲愤和愁苦。于是我们看到,当辛弃疾的笔从第一句的水天一色的辽远之处稍微近缩了一下的时候,那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闲愁。 闲愁万种,万种闲愁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
正当他要有所作为的时候,朝廷的言官弹劾他“残酷贪饕”,于是,壮志未酬的辛弃疾被贬官了。在离开福建的路上,他经过南剑州,登上了当地的风景名胜双溪楼,写下了传世名篇《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注释与赏析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南剑:宋时州名,州治在南平(今福建南平市)。双溪楼:在南平城东,因剑溪及樵川...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宋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是辛弃疾的名作之一,彼时他35岁,回归南宋已达十年之久,年华老大,他还没有等来杀敌报国的机会。从乾道元年(1165年),他第一次上《美芹十论》给宋孝宗,到乾道六年(1170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议》,连同另外两篇御...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
辛弃疾的理想一直遭到压抑,想要北伐却得不到周围人的支持,这让他非常失望,始终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人把自己的理想当一回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一开始就给人展示一个非常广大的空间,视线非常开阔。楚天、楚地对自己来说都不是故乡。空间是广阔无际的。 水指的是长江。水远远地向天边奔流...
辛弃疾——《水龙吟》 【年代】:宋【作者】:辛弃疾——《水龙吟》【内容】: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七个句子,每一句都包含着独特的内容,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然而它作为一个整体的形象,是辛弃疾描写他在登赏心亭时的即目所见和心绪。句子虽然像散文一般,但由于其流畅而且意蕴深厚,所以读到它时,又能感到诗味的浓郁。 下片辛弃疾借用典故,抒发议论,写其壮志难酬之悲。不用直笔,连用三个典故,先反用晋代张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