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口制,是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明确规定的官方建筑用材制度,用以控制房屋规模和大式建筑大木作等。与宋朝制定的“材份等级”制不同的是,清代斗拱的模数制取平身科坐斗斗口的宽度为一斗口,相当于材的九分。斗口制是单向模数,分十一级,简化宋制“材、栔、份”的换算,计算直观而精密。
第五十一讲 清代古建筑斗口制(字幕版), 视频播放量 1752、弹幕量 2、点赞数 78、投硬币枚数 47、收藏人数 20、转发人数 8, 视频作者 漳州阿沈, 作者简介 越名教任自然,相关视频:第六十一讲 宋代举折到清代举架的演变,第十一讲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制3,第五十一讲 清代古
现存木构没有材份的,全是建筑模数制 8月前·山西 0 分享 回复 Dearpope ... 中国古代盖房子是搭乐高,都是标准件。 9月前·江苏 0 分享 回复 管它的 ... 突然感觉宋代以偶数为吉数,材分八等,法式里楼梯也是双数,清式斗口分11等, 9月前·河北 ...
斗口模数制是宋代材分模数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斗口虽然指斗上的栱的厚度,但并不具有“面积”单位性质, 不直接表达材料截面、截面规模, 即必须引入另一套体系——材分制。 清代工程做法以材厚为基准 单材:厚10分,高14分 ( 厚高比1:1· 4) 足材:厚10分,高20分 ( 厚高比1:2 ) ...
斗口制是清代衡量建筑尺度的另一种模数体系。在有斗栱的建筑中,以平身科斗栱安装头翘的卯口宽度(1斗口)作为模数,来衡量建筑的面阔、进深、大木构件及斗栱构件等尺度。🔍 斗口分为11等,尺寸从1寸到6寸,每个等级等差0.5寸,根据建筑规模而选用不同等级的用材。在实际使用的斗口大都在四等(4.5寸)以下,如城楼、...
模数制起源于唐代,成型于宋代。宋代李诫编纂的《营造法式》制定“材”模数,清代《工程做法则例》制定斗口制,都是木结构建筑加工过程更加便捷,施工周期缩短,节省材料。 异:宋代材分制中,斗拱或素方的用料断面长边为一材,高宽比为3:2。材分八等,一等材6寸x9寸,八等材3寸x4.5寸,据等级之制分别采用。一材为...
清制“斗口”和宋制“材栔”一样,是作为建筑模数的标准单位,它是在宋制“八等材制度”模型图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所谓“斗口”,顾名思义是指安装斗栱栱件的开口,用定义这个开口的尺寸来作为模数,如同规定“材、栔”广厚一样,其开口尺寸是取用平身科斗栱中,大斗上安装昂的开口。规定其宽为0.6营造尺,作...
所以材分制与斗口制度的区别在于,材分制度关注的是材料本体,是构件高度;而斗口制度关注的是材料交接,...
斗口制来源 “斗口”制是清代用来控制房屋规模和大式建筑大木做法等的模数制尺度;是作为建筑模数的标准单位。《工程做法则例》卷二十八述,“凡算斗科上升,斗,拱,翘等件长短,高厚尺寸,俱以平身科迎面安取平身科迎面安翘昂斗口宽尺寸为法核算。斗口有头等材,二等材,以至十一等材之分,头等材迎面按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