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遗址众多,分布于全县多个乡镇,时代从宋元到明清,形成以白瓷为特色的窑址群,屈斗宫德化窑遗址是宋元时期德化窑的代表性窑址。该窑址位于德化县城龙浔镇宝美村破寨山的南坡上,为元代窑炉遗址。窑炉全长57.1米,宽1.4—2.95米,为带有隔墙的分室龙窑,共有17间窑室、14个窑门。...
古窑址在德化县浔中乡宝美村破寨山西南坡上,自1954年以来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德化县以及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厦门大学等单位先后调查了屈斗宫、十排格等处窑址。1976年福建省博物馆和厦门大学联合发掘了屈斗宫和碗坪仑二处窑址。 揭出一条坡长57米,宽1.4至2.95米,共有17间窑室,14个窑门,结构较为完整...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1954年以来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德化县以及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厦门大学等单位先后调查了屈斗宫、十排格等处窑址。1976年福建省博物馆和厦门大学联合发掘了屈斗宫和碗坪仑二处窑址,出土了6000多件完、残器物和烧制工具。屈斗宫德化窑遗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包括三班、盖德、龙浔、浔中4个乡镇宋至明代的窑址。其中,屈斗宫古瓷窑位于龙浔镇宝美村的破寨山,是宋元时代的瓷窑遗址,窑基长57米,有17间窑室,出土了7000余件瓷器标本和烧窑的工具。有些盒盖上印有“长寿新船”的文字,证明这些产品计划由海道行销国外。梅岭窑遗址调查发现的10多条...
台海网6月1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德化人根据客户的文化、风情、习俗等需要而设计生产的“来样加工”“私人定制”等,是几百年前第一次全球化时代最昂贵的“中国制造”,足见当时德化瓷对外贸易交流的繁盛与深入。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文物名片 ...
1976年,在德化宝美村的破寨山上,发现了宋元时代屈斗宫古瓷窑,窑基长57米,有17间窑室,出土了...
古窑址在德化县浔中乡宝美村破寨山西南坡上,自1954年以来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德化县以及南京博物院...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是中国宋至清代的民间瓷窑址。在福建省德化县境内,主要分布于浔中、盖德、三班等地。已发现窑址 200多处。创烧于宋代,北宋以生产白瓷为主,南宋以生产青釉瓷器为主,元代以生产白釉瓷为主,至明代则以生产低铝高硅的“象牙白”、白瓷闻名于世,是中国外销瓷中数量最多、销地最广的瓷窑之一。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于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提升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包括三班、盖德、龙浔、浔中4个乡镇宋至明代的窑址。其中,屈斗宫古瓷窑位于龙浔镇宝美村的破寨山,是宋元时代的瓷窑遗址,窑基长57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