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忆”着诗人,“等待”着诗人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后游》原文及赏析1【其一】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其二】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其三】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注释】1.
【题目】《后游》杜甫,结合额联和尾联说说诗中用了什么表达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如题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颔联“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意思是山水思念仿佛在等待着诗人,鲜花和柳枝无私的展示它们的娇美温婉,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尾联“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全诗以感慨作结,...
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16.(6分)①“曾”“再”等词点明寺和桥都是重游之地,照应标题“后游”。(3分)②“忆”“怜”传达出诗人再游时对桥和寺的爱怜之意,正是人有意,物有情,为后文写景抒情做铺垫。(3分)...
唐肃宗上元二年春,杜甫曾两度游览新津修觉寺,第一次写下《游修觉寺》一诗,第二次所写便为这首《后游》。两诗虽然题咏对象相同,作者心境却不完全一样,《游修觉寺》由景物引发作者的身世之感,流露出一种漂泊无依的羁旅之愁,而《后游》则颇为朗畅。 诗的头两句便直接入题,写再度游览修觉寺的感受。“寺...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本诗的题目是“后游”。有后自然就有先。杜甫曾经游历过一次位于岷江东岸新津的修觉寺,并留下《游修觉寺》诗,诗中说,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径石相萦带,川云自去留。禅枝宿众鸟,漂转...
《后游》;【作者】唐·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这首诗是杜甫重游修觉寺时的作品,由于心态的不同,旧地重游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先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中需要注意的几个词,【后游】也就是重游,重...
诗名《后游》,据说这是杜甫第二次游“修觉寺”写下的。“后游”:为什么老杜起名“后游”而不是“重游”呢?这里应该多少有点深意吧。我们在品读前一首《游修觉寺》的时候提到,该诗中似乎没有任何跟唐玄宗有关的字句。然而在这首诗中,似乎就有了。毕竟这“修觉山”,“修觉寺”中的“修觉”是唐玄宗起...
此外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大量诗词书法作品尤其光照千古,特别值得我们珍视和承继,其中最耀眼的两颗明珠,就是杜甫的《后游》和苏辙的《纪胜亭》。 《蜀中名胜记》对修觉山的记载 让我们先走近杜甫。 苏东坡认为,代表唐诗之最高境界的是诗圣杜甫。他写绝了唐诗,使得唐诗的各种文体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后人赞称“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