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要提到黄逸梵。孙用蕃进门时,张爱玲14岁,正是对母亲离去思念至深的时候。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还不太懂很多道理,但有一点却是张爱玲无法质疑的,孙用蕃的出现,断绝了母亲回来的后路。黄逸梵是高傲的,也将这种高傲传给了张爱玲。她审视这位后母,不高不美,甚至还吊着烟枪,样样都比不上张爱...
再说回张爱玲。她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想过要靠写作出名,所幸很早就实现了。天赋加上付出,一个人要是极为优异,那么就如同锥处囊中,总会冒出尖来。金子的万丈光芒不会轻易就被掩盖。所以,至少大概率上,出名早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一个人的超群。实力超群、努力超群自不必说,就哪怕只是出身、资源等附属条件的超...
张爱玲恰逢其时,1942年底,她首先用英文写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时装》,寄给英文刊物《二十世纪》,主编大为惊喜,认为是“极有前途的青年天才出世”,当时的爱玲年仅22。 张爱玲的大家族 而自小就钟情于小说的张爱玲,并未将英文创作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在小试牛刀之后,她以自己独有的没落贵族后裔对生活的感受和颖悟,去...
张爱玲的小说中多次提到她与继母的“一记耳光”事件,小说中戏剧性的记述了张爱玲探望母亲,回家后就遭到了后母的一记耳光和父亲的一顿毒打,事后还将她囚禁起来,不允许她出门。 而真实的事件其实是有一次张爱玲回家较晚,孙用蕃责备她说:“这么晚才回家,也不浼一声!”张爱玲也不痛快,随口敷衍了一句便要上楼。孙用蕃...
01 你永远不懂我伤悲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折算到80后身上就是努力赚钱要趁早,努力成长要刚刚好。可现状却是辛辛苦苦30年,一朝回到毕业前,从来都想对生活温柔以待,然而到头来却懵懵懂懂被时代淘汰。还记得那个心动不已的梦想:立志要做那个改变世界的人,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有意思的是,除了梦想一夜...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强调了人要为梦想而努力,要抓紧时间确立自己的名声。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人的生命,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充实自我。美国一位活了101岁的老奶奶,叫“摩西奶奶”,76岁开始绘画,80岁举办画展,轰动美国,...
张爱玲出版小说集《传奇》四天即售罄,整个文坛为之震动。在《传奇》再版序言中,张爱玲写下她最为人知的一句话:“出名要趁早”。 这句话似乎是那些梦想一夜成名的人的最佳背书,于是拼命钻研出名之术,让自己越快出名越好。 但张爱玲说这句话是有原因的。张爱玲和继母...
研究张爱玲很有心得的人文学者李欧梵,很欣赏《爱与真的启示:张爱玲的晚期风格》这部作品,认为这是一本研究张爱玲晚期作品的重量级著作,令“张学”研究更上一层楼。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多年研究张爱玲,成果甚丰,是资深“张迷”。他也很认可陈建华对张爱玲的研究,“陈建华教授以周瘦鹃和茅盾而享誉海内外学界。
如果可怜的张爱玲地下有知,知道自己一不小心说出的一句:“出名要趁早啊!”被世人牢牢记住、狠狠记住,并将它与张本人早年辉煌,晚境凄凉连在一起,下出荒谬的定义,她肯定又要叹口气,多写出几段荒凉的文字。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又知道说这话的是张爱玲,但是未必知道出自哪篇文章?它的前言后语是什么?那篇文章...
意思是:人要在年轻的时候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建功立业,不然在时代的变迁下,有生之年你都不会成名。这句话出自张爱玲的《传奇》。原句:啊,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张爱玲(1920.9.30—1995.9),中国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