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禅喻诗的诗话著作 1、唐·六祖惠能 示法证悟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唐·李翱 《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其二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3、唐·王维《鸟鸣涧...
答:以禅喻诗”开始于北宋苏轼、黄庭坚等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改变了前人仅仅以参禅比喻学诗“工夫”的作法,直接以禅境比喻诗境,以参禅的“妙悟”喻对诗歌本质的领会。严羽在体会禅宗心法的过程中,使用禅宗特有的理论表达,认为诗的本质也是不可言传的,只能依靠“妙悟”。这样,他就使得以禅喻诗进入到了诗的本...
郭先生又指出:“禅家靠悟,而诗人则于悟外更有事在。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云:‘严氏以禅喻诗,旨哉!禅则一悟之后,万法皆空,棒喝怒呵,无非至理;诗则一悟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唾,动触天真。禅必深造而后能悟;诗虽悟后,仍须深造。’自昔瑰奇之士,往往有识窥上乘,业弃半途者。”指出诗家与禅家不...
以禅喻诗名词解释 在古典诗歌里,常可看到以禅喻诗的情况。例如以禅喻诗,用禅喻诗。简而言之,就是借用禅宗的某一说法、名词、语句或意境,来阐发、比兴诗中所表现的内容,以此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这种借禅喻诗的作品往往被称为“禅诗”。如禅宗六祖惠能的《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掸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以禅喻诗,并非严羽首创,北宋苏轼、叶梦得与吴可等已开其端。如吴可《学诗诗...
“以禅喻诗”,不是孤立的文论现象,而是有着广泛基础的。宋代诗人、诗论家借参禅来谈诗的大有人在。前面举过的吴可、龚相的《学诗诗》以及韩驹的《赠赵伯鱼》诗都是“以禅喻诗”的典型例子。苏轼以参禅比拟对诗作审美鉴赏,“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
关于禅在诗歌创作中的意义,饶宗颐先生曾精当地概括为:“以妙悟孕育其诗心,以活句培养其诗法,以最上乘致其诗品之高,以透澈玲珑构其诗境之瓊。”而从诗学的角度说,则禅与诗的关系主要集中在以禅喻诗的批评传统上。有的学者已将这一传统的起源追溯到孟浩然《本阇黎新亭作》(5.1664),但“弃象玄应悟,忘言理...
提出___说:以禅喻诗,把学诗看作学禅,认为“___。将禅道与诗道打通,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为中国诗学开启了一道新门。“熟参”指仔细研读前代优秀诗歌,领会其创作技巧,把握创作规律,提高艺术修养。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妙悟”、“熟参” 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反馈 收藏 ...
以禅喻诗的著作 “以禅喻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指的是用佛经禅理作为比喻来阐述诗歌的审美特性。早在唐皎然的《诗式》中就有“以禅喻诗”的表述。 南宋诗人严羽在其著作《沧浪诗话》中,更是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形成了严整的诗学体系。他借用佛禅的“妙悟”概念作为论述诗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