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拉高:识别为低速设备 检测到设备连接后,集线器向主机报告,主机向集线器发送 Get_Port_Status 请求 集线器接到 Get_Port_Status 请求后对设备进行复位,复位成功后,主机对设备进行枚举 低速设备和全速设备的断开 当总线空闲时,hub 检测设备断开连接信号,这个信号为 D+D-均为低电平的时间超过2.5us 当hub 检测到...
USB2.0的工作模式由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两种。当USB为Host时,D+、D-上分别接一个15K的下拉电阻,这样可以使得在没有设备插入的时候,D+、D-上始终保持低电平;当USB为Host时,D+和D-那么如何设计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详情配置见下: 高速模式:D+被拉高,D-保持不变。 低速模式:D-被拉高,D+保持不变。 如何识别是...
USB一般只有4根线,两个电源(5V,地线),两个数据线(D+,D-)故信号是串行传输的,即按照传输时钟脉冲的节奏一位一位的传输。usb接口也称为串行口 数据传输 识别 当你使用USB设备如U盘时,U盘会把DP(D-)拉高,使DP,DM保持一个J状态(即:DP为高DM为低),电脑主板的USB主机芯片检测到这个J状态(DP(D...
电阻上拉至D+表示全速运行,电阻上拉至D-表示低速运行。 其它端点(包括D+和D-的15kΩ下拉电阻)用于检测上拉电阻的状态。 由于USB设计需要提供热插拔功能。因此,其ESD保护电路主要用于为D+、D-和VBUS引脚提供保护。 为了增加OTG的两用功能,必须扩充收发器功能来使OTG设备既可作为主机使用,也可以作为外设使用。而要...
在USB通信中,D+和D-之间的电平时序是根据USB规范定义的。 以下是USB D+和D-的一般电平时序: 1. USB D+电平时序: 空闲状态(Idle State):D+保持为高电平(J-K状态码为'10')。 数据0位(SE0):发送端将D+拉低至低电平,持续至少2.8μs,表示开始传输或结束传输。 数据1位(J状态):发送端将D+拉高至高...
当主机检测到 某一个数据线电平拉高保持了一段时间 ,就认为有设备连接上来了。低速设备连接时,主机会检测到D-线被拉高,全速/高速设备连接时,主机会检测到D+线被拉高。 (1)低速设备连接检测时序图 (2)全速/高速设备连接检测时序图 TDCNN针对Hub不同的状态,时间是不同的,如下对应表(见usb_20.pdf P186)。
首先,全速和低速很好区分:因为在设备端有一个 1.5K 的上拉电阻,当设备插入控制器或上电时,有上拉电阻的那根数据线就会被拉高,控制器根据 D+/D-上的电平判断所挂载的是全速设备还是低速设备。全速设备D+端有1.5K上拉电阻,低速设备D-端有1.5K上拉电阻。接下来看一下如何区分高速设备和全速设备:高速...
是一个高电平信号,集线器检测到这个状态后,它就报告给USB主控制器,这样就检测到设备的插入了,集线器根据检测到的被拉高的数据线是D+还是D-来判断插入的是什么速度类型的设备,USB高速设备先是被识别为全速设备,然后通过集线器和设备的通信确认,再切换到高速设备,在高速模式下,是电流传输模式,这时要将D+上的上拉...
而在USB设备端,在D+或者D-上接了1.5K欧姆上拉电阻.对于全速和高速设备,上拉电阻是接在D+上;而低速设备则是上拉电阻接在D-上。这样,当设备插入到集线器时,由1.5K的上拉电阻和15K的下拉电阻分压,结果就将差分数据线中的一条拉高了。集线器检测到这个状态后,它就报告给USB主控制器(或者通过它上一层的集线器...
低速(Low Speed)和全速(Full Speed)设备区分方法比较简单:在设备端有一个1.5k的上拉电阻,当设备插入hub或上电(固定线缆的USB设备)时,有上拉电阻的那根数据线就会被拉高,hub根据D+/D-上的电平判断所挂载的是全速设备还是低速设备。 如下图: 5.2 高速设备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