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上,SSH模型最早提出被用于理解聚合物材料的电子结构,例如聚乙炔(polyacetylene,化学式为(CH)x).这类聚合物经溴或碘掺杂之后导电性会提高到金属水平,因此也叫做导电聚合物,其发现者因此荣获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对于CHx,(每个C原子有一个未配对的电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Su,Schrieffer和Heeger指出我们可以把参与成...
个人觉得,从这个哈密顿量可以看出SSH模型的物理图像应该与双原子的一维晶格振动更接近,只需将跃迁强度解释为相互作用强度,只不过晶格振动是晶格的,这里是电子的。 比如N=4的SSH模型哈密顿量矩阵表示如下: H=(0v000000v0w000000w0v000000v0w000000w0v000000v0w000000w0v000000v0). 1.1.1 External and Internal De...
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与ARPES实验数据完全一致,如图四所示。他们利用紧束缚模型,发现该体系的狄拉克锥可以用二维SSH模型来描述。由于该体系在x和y方向具有不同的电子跃迁幅度,并且存在位点势能和跃迁幅度的交替变化,因此体系狄拉克锥呈现各向异性并...
SSH模型的动量哈密顿量形式为圆曲线,其圆心位于原点,半径由跃迁强度w和v决定。绕数(winding number)定义为该圆轨道绕原点的次数,是一个一维拓扑不变量。边缘Edge部分,随着跃迁强度v的增加,边缘态的能谱接近于0。完全二聚化极限(平庸情况)和拓扑情况下的边缘态定义清晰。在拓扑情况下,本征矢中...
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与ARPES实验数据完全一致,如图四所示。他们利用紧束缚模型,发现该体系的狄拉克锥可以用二维SSH模型来描述。由于该体系在x和y方向具有不同的电子跃迁幅度,并且存在位点势能和跃迁幅度的交替变化,因此体系狄拉克锥呈现各向异性并打开了能隙。
极化子在 DNA 中的跃迁现象 郑斌 (1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青岛 266042) 摘要: 利用含时 Su-Schrieffer-Heeger (SSH) 模型研究了极化子在 DNA 中的动力学性质,解释了极化子在不同 DNA 序列中跃迁现象。 关键词: 极化子 动力学 DNA 电荷密度 晶格位形 Hopping of Polaron in DNA periodic stack ...
1979年,W. P. Su、J. R. Schrieffer和A. J. Heeger三位科学家提出了Su-Schrieffer-Heeger (SSH) 模型,用于描述一维二聚化晶格中的电子跃迁,并且可以通过参数调节实现丰富的拓扑态。2016年,F. Liu等人将这一模型拓展到二维,给出了由Zak相描述的二维方形晶格中的拓扑相变,为探索二维狄拉克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
扩展Su - Schrieffer - Heeger模型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相变
关键词:边缘态/ Su-Schrieffer-Heeger原子链/ 自旋轨道耦合/ 透射率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 --> --> 1.引言 非平庸拓扑边缘态对其材料的局部缺陷和无序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因此在自旋电子学和量子计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1]. 其中, 最初用于描述聚乙炔的Su-Schrieffer-Heeger (SSH) 原子链模型[2]是...
Su-Schrieffer-Heeger(SSH)模型作为最简单的拓扑绝缘体模型,引入平衡的增益和损耗的化学势,成为具有宇称-时间反演对称的SSH模型。通过研究系统的能谱,找到宇称-时间反演对称破缺点,发现在宇称-时间反演对称性未破缺区域,系统的拓扑性质与未引入非厄米的化学势的系统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