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enclave都有自己的虚拟内存空间,并且只能访问由SM授权的物理内存区域。这种设计使得在执行敏感任务时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中断与异常 在默认情况下,M模式是系统中任何中断或异常(即陷阱)的第一个接收者,这意味着M模式对CPU调度和配置具有完全的权限。然而,M模式可以根据需要将这种控制权委派给S模式。
由于M模式下依然使用物理地址,使用虚拟地址将导致内存访问错误。因此,需要保留一片物理地址区域用于异常处理前保存所有寄存器的值。 mscratch寄存器是M mode下专用的临时寄存器。通常,它就用于保存M mode下上下文物理空间的地址。lds文件中分配出了1个page的空间用于储存进程上下文,其顶部标记为stack_top,在head.S进入S ...
mstatus.TVM (Trap Virtual Memory)位支持拦截监控虚拟内存管理操作。当TVM=1时,在S模式下执行时尝试读取或写入satp CSR,或执行SFENCE.VMA指令会引发非法指令异常。当TVM=0时,这些操作在监控模式下是允许的。当不支持监控模式时,TVM被固定为0。TVM机制通过允许客户操作系统在监控模式下执行,而不是在用户模式下传统...
在RISC-V架构中,提供了三种权限模式:M(machine mode)、U(User mode)和S(Supervisor mode)。M模式拥有访问全部地址的权限,为了防止不可信代码执行特权指令,引入了U模式。为了限制不可信代码只能访问自己特定的内存部分,处理器引入了物理内存保护(PMP)功能,以在不同模式下提供内存保护。RISC-V...
1)Machine Mode:机器模式,简称M Mode。 2)Supervisor Mode:监督模式,简称S Mode。 3)User Mode:用户模式,简称U Mode。 RISC-V架构定义M Mode为必选模式,另外两种为可选模式。通过不同的模式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系统。 RISC-V架构也支持几种不同的存储器地址管理机制,包括对于物理地址和虚拟地址的管理机制,使...
此功能有助于减少代码大小并提高能源效率,使 RISC-V 特别适合嵌入式系统和低功耗应用。权限级别和虚拟内存:RISC-V 架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它对权限级别和虚拟内存的支持。RISC-V 特权架构规范定义了三个特权级别:机器模式(M 模式)、管理员模式(S 模式)和用户模式(U 模式)。这些权限级别提供了隔离操作系统...
我们知道,RISC-V提供了三种权限模式: M S U 其中,M(machine mode)可以访问全部的地址。为了禁止不可信的代码执行特权指令,引入了U(User mode)。为了限制不可信的代码使其只能访问自己的那部分内存,处理器可以提供一个物理内存保护(PMP,Physical Memory Protection)功能,以提供在各种模式下的内存保护。
PicoRV32是由VectorBlox公司设计的一款32位标量处理器,目标是应用于嵌入式领域,采用VHDL编写,实现了RV32IM,也可以移除其中的M扩展,也就是移除乘法除法扩展,从而减少芯片占用资源,甚至可以移除与定时器有关的指令,从而仅仅实现RV32E 其他开源处理器 (1)RI5C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