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从简单基于pupl open platform rsicv指令集的2级流水CPU设计开始讲起,主要运用领域是IoT,期待后续Rsicv的进一步性能突破,后续也会讲讲高性能Rsicv处理器的设计。 RiscV core arch core arch ZeroCore是一个产品级的 32 位开源 RISC-V 处理器,使用 SystemVerilog 编写,麻雀虽小,五章俱全。完整实现了 RISC...
RISC-V架构CPU的先进微架构设计 简介 RISC-V架构是一种开源的指令集架构,近年来发展迅猛。尽管因为生问题,RISC-V应用方向主要是单片机级的,高端应用方向发展速度缓慢,但是依然有不少公司推出了基于RISC-V指令集的高端应用场景的处理器。例如,跃昉科技、赛昉科技和阿里平头哥相继发布CPU主频超过1.5GHz的基于RISC-...
早在2022年12月,Ventana公司就曾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RISC-V架构的服务器CPU——Veyron V1,采用5nm制程工艺,基于Ventana自研的高性能RISC-V内核,8流水线设计,支持乱序执行,主频超过3GHz,每个集群最多16个内核,多集群最多可扩展至192核,拥有48MB共享三级缓存,拥有高级侧信道攻击缓解措施、IOMMU和高级中断架构(AIA)、...
现代高性能处理器都是超标量乱序执行的处理器。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使得应用程序更加负责,编译后的指令流也更加庞大,虽然编译器可以对编译出来的指令顺序重排以消除一定数量的指令的相关性,但归根到底指令的相关性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必须在处理器微架构中从硬件层面实现重命名技术。 图2-2 寄存器重命名 以三发射乱序执...
纳思达基于RISC-V的CPU设计产品,具有国内领先且成熟高效的自主SoC芯片定制设计能力,依托于处理器设计、国家密码SM算法的安全架构、高容错可靠的硬件设计三大技术。公司可以针对不同应用领域需求,差异化定制设计各类通用或专用芯片产品,从180nm到7nm不同工艺制程,从数十万门到数亿门的电路规模,从10MHz到2GHz的工作时钟频...
1.目的:单周期单指令cpu只要加法RV32I 通过最后测试需要五条,后面说原因,add addi bne jal(跳转并存储一个地址) lui把立即数做为高位存储在寄存器中 为了完成add,就要找到最基本的RV32I的指令集结构,有6种指令集类型 处理器结构分析:riscv采用哈佛结构即指令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分开 ...
“昆明湖”内核拥有高达1MB的专用L2缓存,还有一个16MB的共享L3缓存。与现代大型服务器CPU设计相比,16MB共享L3可能看起来很小,不过如果对比Neoverse N2来看,这已经相当不错了。这是“昆明湖”内核13级流水线的管道图。“香山”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南湖”、“昆明湖”与Arm Neoverse N2和Arm Cortex A76的...
目前,其正在开发的开源通用GPU指令集架构OpenGPGPU,采用的就是基于RISC-V的标量和向量扩展来作为GPGPU的基础指令级,目前定义的开源GPU指令级架构大约是90%以上的指令是RISC-V指令,会有一部分是其自定义的为GPU专门设计的指令。“今天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发展CPU产业时,要注重未来主流CPU的发展趋势。
11月9日消息,RISC-V服务器芯片设计厂商Ventana Micro Systems在2023 RISC-V峰会上发布了其第二代服务器CPU——Veyron V2,在指令扩展、内核设计、互联标准、制程工艺等众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 官方宣称其性能超越了AMD的高端服务器芯片Epyc 9754,堪称最强RISC-V服务器CPU!同时,Ventana还能够让客户将定制加速器添加到...
从CPU的性能看,NB2 的CPU性能在Arm Cortex A55和Cortex A72之间,这在RISC-V阵营大都对比Arm Cortex M系列的当下,NB2率先向高端迈出一步。相比硬件性能,软件是限制RISC-V处理器向更高端应用突破的关键。RISC-V作为新兴的指令集,软件生态不够成熟让众多RISC-V芯片公司选择从对生态依赖不高的MCU市场切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