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 作为一个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ISA),可以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 RISC-V 芯片和软件。可以说,RISC-V 是世界的,也是每一个开发者和厂商的。对国产芯片来说,RISC-V 正是一次大好的机会,将会给各行各业带来无限可能。它符合技术发展趋势,符合历史潮流...
而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2025年,RISC-V芯片,可能会与ARM芯片,迎来一次大对决了,特别是国产RISC-V芯片。一方面是目前国际大厂,像英伟达、谷歌、高通等,在其复杂的芯片中,将专有微控制器(MCU)转向使用RISC-V,国内的很多大厂,也开始这么做了。其次,ARM已经开始对先进的IP核、架构等进行了限制,导致国产厂...
ARM一看这情形,心里可急了。于是啊,它就想了个办法来应对RISC-V芯片的挑战。啥办法呢?就是变相降价!ARM把它的开发工具链的价格从原来的每年两三万美元降到了1-2万美元,降幅超过了50%!这一下子啊,可把科技圈都给震惊了。大家纷纷猜测ARM为啥要这么做?是不是RISC-V芯片真的威胁到它的地位了?其实啊...
但除了X86、ARM之外,还有其它芯片在不断的崛起,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龙芯、申威等国产CPU,不断抢X86市场,还有RISC-V芯片,更是成为了众多中国厂商的心头好。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超100亿颗,中国厂商就贡献了其中的50亿颗,占比超过50%。另外像阿里、华为、中兴、中科院等机构,均在大力研发RI...
IT之家 1 月 10 日消息,据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今日消息,烽火通信二进制半导体公司(以下简称“二进制半导体”)的实验室,一枚枚呈半个拇指大小、黑色正方形状的芯片正在进行优化测试。二进制半导体副总经理蔡敏介绍:“这是全国产化 RISC-V 高性能车规级 MCU 芯片,今年我们将全力攻坚该芯片量产装车...
RISC-V VS ARM:本土化芯片的兴起 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到了2025年,RISC-V将与 ARM,特别是国内自主研发的RISC-V处理器,展开一次激烈的角逐。一方面,英伟达,谷歌,高通,这些世界级的企业,都将自己的先进处理器,换成了RISC-V。本土大企业纷纷效仿。RISC-V或将替代 ARM (ARM)其次, ARM公司对高端 IP...
国产RISC-V芯片的突破:从研发到量产 从2023年起,国产RISC-V芯片的研发进展显著加速,中国的芯片企业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特别是在智能终端、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领域。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生态的完善,RISC-V不仅在中国市场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且国际市场的参与度也在不断增加。比如,阿里巴巴的无剑平台以及...
RISC-V,芯片自主的破局关键 芯片自主,不止是单个的制造自主,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自主。这就要求我们在各个阶段实现自主化。因为华为被断供的缘故,我们将容易将目光放在代工领域,为EUV光刻机而烦心。但美禁用EDA软件,断供更多技术和设备后,我们会发现,其实在半导体领域我们还差得很多。比如说占据重要地位的...
RISC-V架构有很多优点,比如免费开源;比如指令集简单,基础指令集才40多条;还有RISC-V灵活,能模块化设计,可以针对不同的芯片,进行指令集的组合……但是,也因为这些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阻碍RISC-V芯片发展的缺点。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因为所有厂商都可以使用还可以自行增加、修改指令集,那么大家做出来的芯片...
IT之家查询中移芯昇官方资料获悉,CM6620 是中移芯昇科技首款基于 RISC-V 内核架构的低功耗 NB-IoT 物联网通信芯片,采用芯来科技 300 系列 RISC-V CPU IP 内核(192MHz 频率、40nm 工艺)。▲ 芯来科技 300 系列 RISC-V CPU IP 内核 CM6620 拥有丰富的接口,包括 4 个 UART、1 个 LPUART、2 个 S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