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端:I-Cache,取指,分支预测(Branch Prediction) 现代处理的的性能瓶颈就是前端,包含取指和分支预测。 指令缓存(I-Cache):64KB,4路,支持预取(Prefetcher),还有48项的I-TLB(虚拟地址翻译缓存)。 Fetch Taget Queue (取指令队列):现代处理器的分支预测器和取指令单元(IFU)一般是分开的单元,IFU根据Fetch Targ...
目前,其正在开发的开源通用GPU指令集架构OpenGPGPU,采用的就是基于RISC-V的标量和向量扩展来作为GPGPU的基础指令级,目前定义的开源GPU指令级架构大约是90%以上的指令是RISC-V指令,会有一部分是其自定义的为GPU专门设计的指令。“今天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发展CPU产业时,要注重未来主流CPU的发展趋势。...
从商业模式来说,X86是封闭的指令架构,适合PC端的高性能计算,功耗最高,供应商主要为英特尔和AMD,基于架构开发芯片并且售卖;Arm架构是由Arm公司研发,适用于移动通讯领域,扩展性不及X86但能耗居中,基于架构再开发处理器核出售给芯片设计公司。RISC-V是目前市面上主流架构中,并不由某一家公司所主导的芯片架构,...
RISC-V 和 ARM 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种处理器架构。RISC-V 是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 (RISC) 原理的开源指令集架构 (ISA),而 ARM 是一种专有 ISA,由于其长期存在于嵌入式系统和移动设备中,已成为嵌入式系统和移动设备的主导选择。市场以及多年积累的信任和专业知识,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比较这两种架构对于...
未来2到3年,RISC-V将超越所有架构 RISC是一种精简指令处理器,其起源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EECS部门的计算机科学部门的David Patterson教授及其团队的一项课题研究的产物。而David Patterson教授研究RISC指令集,主要是由于当时英特尔、Arm等CPU厂商对于CPU架构的授权要求较高,授权费也非常高昂,有没有其他的开源的...
RISC-V架构是一种开源的指令集架构,近年来发展迅猛。尽管因为生问题,RISC-V应用方向主要是单片机级的,高端应用方向发展速度缓慢,但是依然有不少公司推出了基于RISC-V指令集的高端应用场景的处理器。例如,跃昉科技、赛昉科技和阿里平头哥相继发布CPU主频超过1.5GHz的基于RISC-V的高端应用处理器,实现了RISC-V从IoT领域...
作为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的开源处理器架构,RISC-V以其高度的可定制性、灵活的模块化设计和低廉的授权成本,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与传统的x86和ARM架构相比,RISC-V不仅打破了技术壁垒,更让处理器的设计和生产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在这股RISC-V的热潮中,国内芯片产业表现出了前所未有...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芯片架构有 X86、ARM、RISC-V和MIPS四种: 1、X86架构 X86是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语言指令集,指一个Intel通用计算机系列的标准编号缩写,也标识一套通用的计算机指令集合。1978年6月8日,Intel 发布了新款16位微处理器 8086,也同时开创了一个新时代:X86架构诞生了。 X86指令集是美国Intel公司为其第...
当地时间8月27日,在Hot Chips 2024大会第二日活动上,国产第三代“香山”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昆明湖”正式亮相。得益于指令精简、可扩展、开源等优势,RISC-V指令集一直被视为x86、Arm之外最有潜力的第三大处理器指令集架构,同时也被视为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路线。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科学院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