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集群节点受密码保护,则可以使用-a,-auth命令行选项或auth配置文件选项,以指定身份验证密码。此外,如果集群使用ACL,并且有多个用户,则可以使用--auth-user命令行选项(或配置文件中的auth-user)向特定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如: redis-cluster-proxy -a MYPASSWORD 127.0.0.1:7000 redis-cluster-proxy --auth MYPASSW...
2. 3. 配置 Redis Cluster Proxy 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一个配置文件来指定 Redis 集群的节点信息。在 Redis Cluster Proxy 的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redis-cluster-proxy.conf的文件,并添加以下内容: redis-cluster-name mycluster redis-cluster-nodes 127.0.0.1:7000,127.0.0.1:7001,127.0.0.1:7002 1. 2. 这里的...
Redis Cluster Proxy configuration file example. 如果指定以配置文件的方式启动,必须指定-c 参数 ./redis-cluster-proxy -c /path/to/proxy.conf INCLUDES Include one or more other config files here. Include files can include other files. 指定配置文件的路径 If instead you are interested in using inclu...
支持配置自定义的双写逻辑(服务器会识别命令的读写属性,配置双写之后写命令会同时发往多个后端) 支持外部插件,从而可以复用协议解析模块(当前包括camellia-redis-proxy-hbase插件,实现了zset命令的冷热分离存储) 支持在线变更配置(需引入camellia-dashboard) 支持多个业务逻辑共享一套proxy集群,如:A业务配置转发规则1,B...
Redis Cluster是官方的Redis分布式解决方案,支持sharding(分片)和failover(故障转移)。与使用单实例redis相比,连接Redis Cluster的客户端需要实现Redis Cluster Client Protocol。它的基本作用是: 如果我们没有向正确的节点发送命令,则重定向请求。 从CLUSTER NODES和CLUSTER SLOTS这两个命令之一缓存集群路由表。
配置Redis-cluster-proxy 以下資訊來自於官方的說明: redis-cluster-proxy是Redis叢集的代理。Redis能夠在基於自動故障轉移和分片的叢集模式下執行。 這種特殊模式(指Redis叢集模式)需要使用特殊的客戶端來理解叢集協議:通過代理,叢集被抽象了出來,可以實現像單例項一樣實現redis叢集的訪問。
4,关于rediscluster-proxy配置文件 启动的时候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中指定参数,但最好是使用配置文件模式启动,配置文件中的节点如下,很清爽,注释也很清晰,简单备注了一下,期待发现更多的新特性。 # Redis Cluster Proxy configuration file example. # 如果指定以配置文件的方式启动,必须指定-c 参数 ...
接下来,我们需要配置redis-proxy的参数。可以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一个config.json文件,并填写以下内容: {"port":6379,// 代理服务监听的端口号"redisHosts":[// Redis Cluster的节点信息{"host":"127.0.0.1","port":6379},{"host":"127.0.0.1","port":6380}]} ...
使用ableuler/redis-cluster-proxy非常简单。首先,你需要创建一个配置文件,指定Redis Cluster的各个节点地址和端口号。示例配置文件如下: -host:127.0.0.1port:7000-host:127.0.0.1port:7001-host:127.0.0.1port:7002 1. 2. 3. 4. 5. 6.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指定了三个Redis Cluster节点,它们的地址分别是127.0...
步骤3:配置redis proxy 然后,我们需要配置redis proxy来实现只读模式。我们可以使用Twemproxy来实现。下面是相关代码: #拉取twemproxy镜像docker pull twemproxy#启动twemproxydocker run -d -p 6379:6379 twemproxy 1. 2. 3. 4. 5. 步骤4:设置只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