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所有的redis节点彼此互联,采用ping-pong机制 ②节点的fail是通过集群中超过半数的节点检测失效时才生效——投票(所以节点数量一般是不小于3的奇数) ③客户端与任意一个节点相连,就连接上了该集群。 ④redis-cluster把所有的物理节点映射到[0-16383]slot上 集群不可用:当集群中某一节点宕机并且没有slave或者超过半...
reshard host:port #指定集群的任意一节点进行迁移slot,重新分slots --cluster-from <arg> #需要从哪些源节点上迁移slot,可从多个源节点完成迁移,以逗号隔开,传递的是节点的node id,还可以直接传递--from all,这样源节点就是集群的所有节点,不传递该参数的话,则会在迁移过程中提示用户输入 --cluster-to <arg>...
③ 添加集群主节点 redis-cli--cluster add-node192.168.163.132:6382 192.168.163.132:6379 说明:为一个指定集群添加节点,需要先连到该集群的任意一个节点IP(192.168.163.132:6379),再把新节点加入。该2个参数的顺序有要求:新加入的节点放前 View Code ④ 添加集群从节点 redis-cli--cluster add-node192.168.163...
reshard host:port #指定集群的任意一节点进行迁移slot,重新分slots--cluster-from <arg> #需要从哪些源节点上迁移slot,可从多个源节点完成迁移,以逗号隔开,传递的是节点的node id,还可以直接传递--from all,这样源节点就是集群的所有节点,不传递该参数的话,则会在迁移过程中提示用户输入 --cluster-to <arg> ...
集群架构直连地址(适用于集群架构通过直连地址连接的场景): ./redis-cli -h r-bp1zxszhcgatnx***.redis.rds.aliyuncs.com -p 6379 -c 执行下述命令完成密码验证: AUTH password 表2.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password 根据选取账号类型,填写账号、密码: 默认...
集群架构直连地址(适用于集群架构通过直连地址连接的场景): ./redis-cli -h r-bp1zxszhcgatnx***.redis.rds.aliyuncs.com -p 6379 -c 执行下述命令完成密码验证: AUTH password 表2.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password 根据选取账号类型,填写账号、密码: 默认账号(通常为default或以实例ID命名的账号):直接填写密码...
连上redis ./redis-cli -h ip -p 端口 -a 密码 选择数据库 select 数据库下标 模糊查询key是否存在 keys ‘UPLOAD_*’ 执行exit命令 退出redis 删除 端口为 6585 密码为 123456 且数据库为1 中所有UPLOAD_开头的key /usr/bin/redis-cli -n 1 -p 6585 -a 123456 keys 'UPLOAD_*' | xargs /usr/bin...
-c 启用集群模式 该模式仅当Redis实例为集群架构,且使用直连地址连接时可用。 连接示例: 默认地址(适用于通过默认地址连接的场景,例如标准架构实例的连接地址或集群架构实例的代理地址): redis-cli -h r-bp1zxszhcgatnx***.redis.rds.aliyuncs.com -p 6379 集群架构直连地址(适用于集群架构通过直连地址连接的场...
同步rdb到远端redis集群 $rmt -s /path/to/dump.rdb -c ./nodes-30001.conf -r 或者不用nodes-30001.conf这个配置文件, 直接使用如下命令 $rmt -s /path/to/dump.rdb -m redis://127.0.0.1:30001 -r 备份远端redis的rdb $rdt -b redis://192.168.1.105:6379 -o /path/to/dump.rdb ...
集群架构直连地址(适用于集群架构通过直连地址连接的场景)。 ./redis-cli -h r-bp1zxszhcgatnx***.redis.rds.aliyuncs.com -p 6379 -c 执行下述命令完成密码验证。 AUTH password 表2.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password 填写账号、密码: 使用默认账号:直接填写密码即可。例如实例默认账号为r-bp1zxszhcgat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