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华人科学家陈列平教授发现了癌细胞上的一个名为PD-L1(B7-H1)的蛋白质;2000年,戈登·弗里曼(Gordon Freeman)教授等人发文指出PD-L1能够利用PD-1抑制免疫反应;2002年,陈列平教授再次证明了PD-L1在人体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但是在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组织中大量表达…… 一项又一项的科学研究不断指向了...
同年,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工作的陈列平教授独立发现了 B7-H1(也就是现在为人所熟知的 PD-L1)可以抑制...
1992年6月,日本科学家Honjo在小鼠中分离、鉴定出了PD-1基因,且首次发现了免疫球蛋白PD-1,未起波澜; 2000年,时隔8年之后,Honjo和Freeman共同阐述了PD-1/PD-L1对人体T细胞的调控作用,这一领域才逐渐引起重视; 2002年,耶鲁大学的华人教授陈列平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大多数的肿瘤细胞通过表达PD-L1实现免疫逃逸,这为后面...
但因为附了一段关于PD1-PD-L1发现历程的介绍(详解丨James Allison和Tasuku Honjo获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
针对这一问题,陈教授及其团队研究后发现,INFγ是其中一个关键因子。因此,针对anti-PD治疗能否起效,陈教授定了2个标准:① 在肿瘤部位INFγ诱导产生的PD-L1>90%;② 在正常组织中,PD-L1越少越好(以避免自身免疫性毒性)。如果在这两个标准上存在差异,...
2. 2000年Tasuku Honjo和Freeman已经发现PD-L1是PD-1的配体,而PD-1受体/PD-L1配体途径负调控免疫...
PD-1功能的进一步线索来自其受体的天然配体的发现,被称为PD-L1和PD-L2,在2000和2001年,由Arlene Sharpe和Gordon Freeman在哈佛与Honjo实验室合作完成 。即在Tasuku Honjo克隆PD-1近10年后,Gordon Freeman证明了它是另一个主要配体为B7家族成员(在其证明的近一年前已由陈列平发现)。这对配体-受体也具有免疫“检查...
针对这一问题,陈教授及其团队研究后发现,INFγ是其中一个关键因子。因此,针对anti-PD治疗能否起效,陈教授定了2个标准:① 在肿瘤部位INFγ诱导产生的PD-L1>90%;② 在正常组织中,PD-L1越少越好(以避免自身免疫性毒性)。如果在这两个标准上存在差异,则治疗有效性自然会产生差异。
本庶佑教授等学者很快就意识到,PD-1可能也是一个类似的“免疫刹车”,陈列平教授的发现更是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2002年,京都大学的本庶佑教授与湊长博教授合作阐明,在小鼠体内抑制PD-1通路可以极大地增强它们对肿瘤的抵抗力。在PD-L1抗体的作用下,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得到了显著的抑制。而在缺乏PD-1的小鼠体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