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下旬,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团队和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发文,阐述了青藏高原植物物候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及生态与气候效应。 基于遥感观...
展望未来,无串扰的震源编码方法、基于汉密尔顿蒙特卡洛方法的贝叶斯反演框架、机器学习及数据分析方法将会对全波形方法产生深远影响,进一步帮助人类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原文:Tromp J. Seismic wavefield imaging of Earth’s interior across scales[J]. Nature ReviewsEarth & Environment, 2019: 1-14.(编译:张振东,刘...
2022年7月下旬,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团队和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发文,阐述了青藏高原植物物候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及生态与气候效应。 基于遥感观测的结果表明,在过去四十年,青藏高原春季物候事件发生时间显著提前,秋季物候事...
Reviews & Analysis Article Type Year All Hydroclimate volatility on a warming Earth Rapid transitions between extreme wet and extreme dry conditions —‘hydroclimate whiplash’ — have marked environmental and societal impacts. This Review outlines observed and projected changes in hydroclimate whiplash, ...
In this collection, 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features a series of Tools of the Trade articles (short articles on a method, instrument, or approach used in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written by early career members of the GeoLatinas. Image: Images from Christian Emmanuel ...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员联合我国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生态和气候领域的十余位科学工作者,以“气候变暖下的中国近海”为题,在《自然》旗下期刊《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发表了...
针对中国旱区生态系统变化、驱动机制及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效应的系统性研究不足,2021年11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团队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发文,揭示了中国旱区生态系统变化及驱动机制,阐明了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生态效应。
普林斯顿大学布莱尔讲席教授Jeroen Tromp在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期刊发表综述文章,回顾了全波形反演方法的发展历史、基本方法及若干跨尺度的应用实例并展望了该方法的发展方向及挑战。 图1 地震全波形反演方法主要发展线(Tromp, 2019) 一、基本原理及关键因素 全波形反演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不断比较模拟...
《Nature》旗下新子刊《Naturereviewsearth&environment》自2020年创刊以来,作为综述型期刊,虽暂无影响因子,但预计在几年内将超过《Nature Geoscience》。此期刊因其专业性与学术价值,对有机会投稿的研究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期刊主要接收行业内的佼佼者受邀稿件,首篇文章即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
期刊: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摘要:该论文确定了全球沉积物循环过程中多个源、汇项的数值(尽管记录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提出从 1950 -2010 年期间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全球沉积物的来源、输运和沉积方式,以至于人类活动目前已经在全球尺度上主导了这些过程。综合分析发现,人类活动导致河流沉积物输送量增加了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