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步骤 1 1、df -h,以可读性较好的方式显示文件系统信息:2 2、df -a,显示所有文件系统信息:3 3、df -i,显示inode信息,而不是block信息:4 4、df -l,只显示本地文件系统信息:5 5、df -T,显示文件系统类型:6 6、df -t,只显示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7 7、df -x,显示指定类型外的文件系...
1 df命令的选项常用命令如下:-h :以比较容易理解的格式来显示系统分区情况,如:10kb,20MB,30GB-k :以KB大小为单位显示文件系统分区情况-m:以MB大小为单位显示文件系统分区情况-a :列出所有文件系统分区,包含0大小的文件系统分区-i :列出文件系统的inode信息-T: 显示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 ...
-h//以K M G为单位显示,提高可读性~~~(最常用的一个~也可能只用这一个就满足需求了) --max-depth=1//显示层级 比如命令:du -h --max-depth=1 2、df(disk free):显示磁盘分区上可以使用的磁盘空间 //命令参数-a//查看全部文件系统,单位默认KB-h//使用-h选项以KB、MB、GB的单位来显示,可读性高~...
这就是为什么df -h和df -i 显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原因。 ps:在df -h 和df -i 显示使用率100%,基本解决方法都是删除文件。 df -h 是去删除比较大无用的文件---大文件占用大量的磁盘容量。 df -i 则去删除数量过多的小文件---过多的文件占用了大量的inode号。
默认情况下,df命令用1K为块来展示磁盘空间,这看起来不是很直观。“-h”参数使df用更可读的方式打印磁盘空间(例如 100K,200M,3G)。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mapper/ubuntu-root 909G 565G299G 66% / none 4.0K 0 4.0K 0% /sys/fs/cgroup ...
[root@iZ2zed6nnllpn4fbw79v1dZ ~]# df -h Filesystem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xvda140G 1.8G 36G 5% / tmpfs 498M 0 498M 0% /dev/shm 4、-H或--si 与-h参数相同,但在计算时是以1000 Bytes为换算单位而非1024 Bytes。[root@iZ2zed6nnllpn4fbw79v1dZ ~]#...
在Linux操作系统上,df -h命令的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命令来查看磁盘挂载点和占用情况. 实例2: df -h选项,通过它可以产生可读的格式df命令的输出,我们可以看到输出显示的数字形式的'G'(千兆字节),"M"(兆字节)和"K"(千字节)。 第一列指定文件系统的名称,最后一列表示"安装在"指定的文件系统的...
2.命令功能:显示指定磁盘文件的可用空间。如果没有文件名被指定,则所有当前被挂载的文件系统的可用空间将被显示。默认情况下,磁盘空间将以 1KB 为单位进行显示,除非环境变量 POSIXLY_CORRECT 被指定,那样将以512字节为单位进行显示 3.命令参数:必要参数:-a 全部文件系统列表 -h 方便阅读方式显示 ...
Linux 查看磁盘空间可以使用 df 和 du 命令。 通常情况 df -h 和 du -h 用的多些。 du 中 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则只显示Names中的每一个目录及其中的各子目录所占的磁盘块数。 总结来说,df命令用于查看整个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而du命令则用于估计特定文件或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在使用这些命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