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均值(K-Means)算法是无监督的聚类方法,实现起来比较简单,聚类效果也比较好,因此应用很广泛。K-Means算法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有不同方面的改进。我们从最传统的K-Means算法讲起,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初始化质心优化K-Means++算法,距离计算优化Elkan K-Means算法和大样本情况下Mini Batch K-Means算法。 K-Means算法的...
而K-means++按照如下的思想选取K个聚类中心: 假设已经选取了n个初始聚类中心(0<n<K),则在选取第n+1个聚类中心时:距离当前n个聚类中心越远的点会有更高的概率被选为第n+1个聚类中心。 在选取第一个聚类中心(n=1)时同样通过随机的方法。 可以说这也符合我们的直觉:聚类中心当然是互相离得越远越好。这个改...
1. k-means聚类 聚类是一个将数据集中在某些方面相似的数据成员进行分类组织的过程,聚类就是一种发现这种内在结构的技术,聚类是建立在无类标记的数据上,是一种非监督的学习算法 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是最著名的划分聚类算法,是一种迭代求解的
K-均值是最普及的聚类算法,算法接受一个未标记的数据集,然后将数据聚类成不同的组。 K-均值是一个迭代算法,假设我们想要将数据聚类成 n 个组,其方法为: 首先选择?个随机的点,称为聚类中心(cluster centroids); 对于数据集中的每一个数据,按照距离?个中心点的距离,将其与距离最近的中心点关联起来,与同一个...
常见的监督学习算法有Regression(回归)、KNN和SVM(分类)。无监督学习常用于聚类。输入数据没有标记,也没有确定的结果,而是通过样本间的相似性对数据集进行聚类,使类内差距最小化,类间差距最大化。无监督学习的目标不是告诉计算机怎么做,而是让它自己去学习怎样做事情,去分析数据集本身。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有...
通过绘制K-means代价函数与聚类数目K的关系图,选取直线拐点处的K值作为最佳的聚类中心数目。 上述方法中的拐点在实际情况中是很少出现的。 比较提倡的做法还是从实际问题出发,人工指定比较合理的K值,通过多次随机初始化聚类中心选取比较满意的结果。 python实现: ...
K-means 是我们最常用的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其认为两个目标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大。 算法 1.1 牧师-村民模型 K-means 有一个著名的解释:牧师—村民模型: 有四个牧师去郊区布道,一开始牧师们随意选了几个布道点,并且把这几个布道点的情况公告给了郊区所有的村民,于是每个村民到离自己家最近的布道点去听课。
K-means聚类也称为快速聚类法,是无监督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它适合样本量较大的数据集,要求参与聚类的指标变量为定量数据,用于对样本进行分类处理。 K-means聚类的K指的是聚类的类别个数,可以根据行业知识、经验来自行给定,也可以遍历多个聚类方案进行优选探究,比如说在3~6类之间进行遍历,即依次选择聚为3类、4类...
k-means 算法是一种用于聚类分析的非监督学习算法。它通过将数据点划分为 k 个簇,使得每个簇中的数据点尽可能相似,而不同簇之间的数据点尽可能不同。这个算法的名称来源于其中的 k 个簇(clusters)和每个簇的均值(mean)。k-means 算法的工作原理 k-means 算法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初始化中心...
1K-Means算法引入 基于相似性度量,将相近的样本归为同一个子集,使得相同子集中各元素间差异性最小,而不同子集间的元素差异性最大[1],这就是(空间)聚类算法的本质。而K-Means正是这样一种算法的代表。 图1 二维空间聚类的例子 [1] 上个世纪50/60年代,K-Means聚类算法分别在几个不同的科学研究领域被独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