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第i个簇,mi表示第i个簇的质心,p是数据样本点。 根据误差平方和SSE来选择K值,但并不是选SSE最小时对应的K,而是选SSE突然变小时的K,如下图,K应选3,图似手肘故得名。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matplotlib.pyplotasplt from sklearn.clusterimportKMeans from sklearn.datasetsimportmake_blobsif__name...
1 K-Means算法引入 基于相似性度量,将相近的样本归为同一个子集,使得相同子集中各元素间差异性最小,而不同子集间的元素差异性最大[1],这就是(空间)聚类算法的本质。而K-Means正是这样一种算法的代表。 图1 二维空间聚类的例子 [1] 上个世纪50/60年代,K-Means聚类算法分别在几个不同的科学研究领域被独立...
在K-Means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放置初始质心。如果有足够的时间,K-means一定会收敛,但Inertia可能收敛到局部最小值。是否能够收敛到真正的最小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心的初始化。初始质心放置的位置不同,聚类的结果很可能也会不一样,一个好的质心选择可以让K-Means避免更多的计算,让算法收敛稳定且更快。在...
K-means聚类是典型的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采用距离作为相似性的评价指标,即认为两个对象的距离越近,其相似度就越大。 K-means聚类的基本思想是,在指定聚类个数K的情况下,从数据集中随机化选取K个个案作为起始的聚类中心点,计算其他个案所代表的点与初始聚类中心点的欧式距离,将个案分到距离聚类中心最近的那个类,所...
对于监督学习而言,回归和分类是两类基本应用场景;对于非监督学习而言,则是聚类和降维。K-means属于聚类算法的一种,通过迭代将样本分为K个互不重叠的子集。 对于K-means聚类而言,首先要确定的第一个参数就是聚类个数K。具体的方法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目的导向,根据先验知识或者研究目的,直接给定一个具体的K值,比如...
k-means(k-均值)属于聚类算法之一,笼统点说,它的过程是这样的,先设置参数k,通过欧式距离进行计算,从而将数据集分成k个簇。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算法,下面更加详细的介绍这个算法的思想。算法思想 我们先过一下几个基本概念:(1) K值:即要将数据分为几个簇;(2) 质心:可理解为均值,即向量各个维度取...
我们现在使用Python语言来实现这个kmeans均值算法,首先我们先导入一个名叫make_blobs的数据集datasets,然后分别使用两个变量X,和y进行接收。X表示我们得到的数据,y表示这个数据应该被分类到的是哪一个类别当中,当然在我们实际的数据当中不会告诉我们哪个数据分在了哪一个类别当中,只会有X当中数据。在这里写代码的时候...
1 k-means算法原理 k-means算法原理用下图 9 表示: 图9. k-means 算法示意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A,B,C,D,E 是五个在图中点。而灰色的点是我们的种子点, 也就是我们用来找点群的点。有两个种子点,所以 K=2。然后,K-Means 的算法如下: ...
1)对于K-Means算法,首先要注意的是k值的选择,一般来说,我们会根据对数据的先验经验选择一个合适的k值,如果没有什么先验知识,则可以通过交叉验证选择一个合适的k值。 2)在确定了k的个数后,我们需要选择k个初始化的质心,就像上图b中的随机质心。由于我们是启发式方法,k个初始化的质心的位置选择对最后的聚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