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的时候,ER图是基本方法之一,主要用来描述数据库中所涉及实体及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实体间的关系通常有:1对1(1:1),1对多 (1:m),多对1(m:1),多对对(m:n)等。比如有两个简单实体,分别是单位和职员,它们的关系就是1:m,一个单位可以有多个职员;再比如有两个...
1:1表示一对一的关系,1:n表示表示一对多的关系,m:n表示多对多的关系
1:n联系的转换 将两个实体各自转化成关系模式后,然后,把联系数量为1的实体的主码和联系的属性放到联系数量为n的实体关系模式中。 转换结果: 仓库:(仓库号,地点,面积) 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仓库号,数量) m:n联系的转换 将两个实体各自转换成关系模式后,然后,把两个实体中的主键和联系的属性放到另一个...
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数据特征的抽象。 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三个要素):数据结构...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的步骤如下:1. 理解E-R图中各元素的定义:矩形代表实体,椭圆代表实体的属性,菱形代表实体间的关系,关系可以用1:1、1:n、n:1、n:m等符号表示。2. 举例说明:以一个游戏大厅为例,存在三个实体:游戏、玩家、分数。它们分别具有以下属性:游戏(编号、名称、类型);玩家...
1)如果实体间联系是1:1:1,可以在三个实体类型转换成的三个关系模式中任意一个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两个关系模式的键(作为外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2)若实体间联系是1:1:N,则在N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中加入两个1端实体类型的键(作为外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用菱形框长方形:表示实体,其内文字表示实体的名字。菱形: 表示实体间关系,其内文字表示关系名称。椭圆形:表示实体或联系的属性,其关键属性文字可用强调字体标识连线:用数字在线旁标识1:1,1:n、n:m。
1) 一对一联系(1:1) 实体A中的每个实例在实体B中至多有有一个(或没有)实例与其关联,反之亦然,则称实体A和实体B为一对一关系。 2) 一对多联系(1:n) 实体A中的每个实例在实体B中有n个实例(n>=0)与之相关联,而实体B中的每个实例在实体A中最多只有一个实例与之关联,则称实体A和实体B为一对多关系 ...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如下:•1)实体集转换为关系 –实体集对应于一个关系 –关系名:与实体集同名。–属性: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主码:实体集的主码。2) 联系转换为关系 联系转换成为关系模式。联系转换成为关系模式时,要根据联系方式的不...
1: 1 联系:“主管”,(可以理解为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系,一个系职能被一个老师管理),在“系”模式中加入教师编号(教师编号为外键) 1:N联系:如“开设”联系,(一个系可以开设多个课程),因此在“课程”模式中加入系编号(系编号为外键)。 课程(课程编号,学分,课程名称,系编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