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就是这样,每个采样点都是去度量一个绝对值,采样点之间相互独立无关联对于CD中使用的16bit 44.1kHz的PCM,就是对信号每秒种取样44100次,然后用一组65536(就是16bit,2的16次方)个值的规定电平去度量取样电平,在这么高的取样频率和16位规定电平的精度下,记录下来的信号和原信号已经是非常之接近的了(至少大部分人...
DSD:由于采用1位编码,DSD音频难以用传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编辑和操作,通常需要转换为PCM格式;尽管采样率高,但由于只有1位,文件大小相对较小;目前支持DSD的硬件较少,主要适合追求极致音质的用户,尤其是对高频细节和动态范围有较高要求的场合。所以,用户无需争论PCM与DSD音频的优劣,哪个最香。因为目前高清音...
DSD 信号曲线在高频区间避免了PCM突兀的“砖墙效应” 从听感体验上来说,最后大家在听音设备一样的情况下,体验就会呈现出不同:DSD高频部分的细节和动态范围表现更为出色,更为细腻和生动,而PCM在高频段会出现一定的量化噪声现象。而在播放大动态范围的音乐时,DSD能够更好地表现声音的层次感和细节。至于声音的解析度...
当前,数字音频领域存在两种主要格式:PCM与DSD。PCM格式以二进制为基础,每个样本都包含模拟量信息,通常被称为多比特格式。相比之下,DSD格式则通过0和1的脉冲占比来呈现模拟量,被誉为单比特格式。这两种音乐格式孰优孰劣,一直是个热议的话题,但关键在于我们听的是DSD音乐还是DSD转成的PCM音乐。那么,我们首先...
PCM和DSD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编码方式和音频质量,理论上,它们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音频,从对比就可以看到:PCM:由于其多位量化,PCM格式易于编辑和处理;几乎所有现代音频设备都支持PCM格式,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音频场景,从CD、数字下载到专业音频制作,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DSD:由于采用1位编码,DSD音频难以...
概述DSD与PCM 在数字音频领域,DSD与PCM编码是两种常见的音频编码方式。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而音质差异则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深入了解这两种编码技术,探寻它们在音质上的不同之处。DSD的优缺点 DSD,即Direct Stream Digital,是Sony与Philips在推出SACD时所注册的商标。这种编码技术以...
PCM技术的主要问题包括:任何采用脉冲编码调制的数字音频系统都必须在输入端设置滤波器,仅允许20Hz-22.05kHz的频率通过。这是由于CD的44.1kHz采样频率限制所致。在录音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级或串联抽选的数字滤波器来降低采样频率;而在重放时,则需采用多级内插数字滤波器来提高采样频率。为了控制小信号在编码时的失真...
PCM,即[Pulse Code Modulation],是一种通过采样、量化将模拟音乐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技术。在PCM格式中,音频信号被分解为一系列的采样数据,每个采样都包含一个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从而精确地还原了原始的音乐信号。而另一方面,DSD格式则以其独特的编码方式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关注。DSD,即[Direct Stream ...
两者相比,PCM和DSD其实各有千秋。一方面,DSD技术的数据采样记录方向更为“线性”,时间密度也更高,采集到的数据量也先天较大,因此即便是SACD所采用的(最常规、入门的)DSD64音频,对比CD这样的传统PCM音频,在多个方面也都已经具有优势;而另一方面,无论PCM还是DSD,最终的声音品质其实还是取决于数据量,而数据...
相比于DSD来说,PCM技术于很早之前就应用于音频领域,因此其文件有很多的变种。正常的无损无压缩PCM波形的文件是WAV,我们日常下载到的flac、ape这种无损格式都是将WAV文件无损伤压缩的音乐格式,再次解压缩后数据不会受到影响。mp3、wma等格式为有损压缩格式,再次解压为WAV后会造成数据损失。二、PCM和DSD本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