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 -h是df命令加上参数h,日常普遍用该命令可以查看磁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还剩多少空间等信息,可以根据磁盘容量自动变换合适的容量单位,更利于阅读和查看。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实例解释df -h命令中显示的各个参数的含义。参考实例:[root@linux265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B:指定显示scale size,比如以M,G为单位显示 -h:方便人阅读方式显示。 -H:和-h相似,不过其中1k = 1000byte, 1M=1000k -i:列出inode的信息 -k :区块为1024字节 -l :显示本地文件系统 -p:使用POSIX规范输出 -t:打印指定的文件系统类型 -T: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x:不打印指定的文件系统类型 第一列代表 ...
df -h:查看每个根路径的分区大小 du -sh 目录名:返回该目录的大小 du -sm 文件夹:返回该文件夹总M数 du -h 目录名:查看指定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大小(包含子文件夹) 2.du的介绍和使用 du 的英文原义为 disk usage,含义为显示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用于查看当前目录的总大小。 2.1 du常用命令参数 -s:对每...
一、df 、du 常见命令 du 查看目录大小,df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1、df -h 命令查看: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占比 挂载点 (列标题) 2、查看某个目录的大小:du -hs /home/master/documents 3、查看目录下所有目录的大小并按大小降序排列:sudo d
我们加了参数 -h 表示使用「Human-readable」的输出,也就是在档案系统大小使用 GB、MB 等易读的格式。 上面的指令输出的第一个字段及最后一个字段分别是档案系统及其挂入点。我们可以看到 /dev/ad0s1a 这个分割区被挂在根目录下。我们在上一小节提到过 ad 所代表的是 IDE 的硬盘,而 s1 表示第一个主要扇区...
在上面的示例中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它使用 1K 大小的块为单位来表示使用情况,如果你以人类友好格式来显示它们,可以使用-h标志。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 3.9G 0 3.9G 0% /dev run 3.9G 1.1M 3.9G 1% /run ...
df [-ahikHTm] [目录或文件名]选项与参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 /proc 等文件系统; -k :以 K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m :以 M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h :以人们较易阅读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显示; -H :以 M=1000K 取代 M=1024K 的进位方式; ...
swap 用 df -h 看不出来,需要用命令 free 查看,见下图, free 命令后面会说到,total 为总的大小,free 为剩余的大小。当时划分系统的时候,内存设置 1G ,swap 是内存的两倍为 2G 。 df 还有一个用法,为 df -i ,见下图, df -i 的命令就是查看分区下面有多少个 inode ,以及 inode 使用情况。在创建好分...